湿气不除百病生, 这样做祛湿效果翻倍, 身体越来越健康!
身体内的湿气过重是现代人的通病,尤其是雨水绵绵、潮湿闷热的季节,湿气重时,人会非常的难受。那么湿气重有什么危害呢?俗话说:湿气不除百病生,跟着这样做祛湿效果翻倍。
一、湿气重有什么危害?
1、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2、带下病
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使得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
3、月经不调
经常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经常让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体质会比较差,在经期前后会有四肢疲倦,低热难退,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
4、阴道炎
阴道炎除了和感染源有关之外,还与体内湿气有关。对于属于湿热体质或喜欢吃辛辣油腻等食物的人,容易造成内环境火大湿气重,从而使诱发阴道炎或导致阴道炎反复。这类人调理,要先从身体祛湿上下手。
5、肥胖 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6、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二、怎么判断体内是否属于湿气过重?
1、四肢乏力,晕晕入睡
2、面部油量,头发容易出油
3、睡觉流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大便不成形、排便粘稠
5、身体发福,体态臃肿,小腹凸起
6、耳内湿(耳禅湿)
7、清晨起床看舌苔,舌苔很厚且泛黄,黄中带腻
三、如何祛湿?
1、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
用赤小豆加冰糖熬制红糖水,非常简单却非常有用的去除体内湿气的方法。赤小豆有很好的祛湿作用,同时还有清热解毒、消肿、健脾等多种养生用途,营养价值丰富,春季每日加冰糖熬制赤小豆水喝,预防湿气重,也祛湿兼养生。
2、运动排汗
春季是出游的季节,也是运动的季节,晨练的好处自不必多说,春季运动排汗的好处就要来说一说了。春天人的身体很容易湿气重,这个时候多跑步多做运动,可以通过快速的排汗来排解身体里的湿气,同时沉睡了一个冬季的骨头也可以得到锻炼,运动健康与排寒祛湿双重功效。
3、艾草、生姜泡脚
艾叶生姜放在一起泡脚的好处可兼具二者性能,快速祛寒湿、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寒火、虚火有关的疾病。用艾叶生姜水泡脚则更加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疲劳、驱走体内寒气,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认识祛湿最佳中药——艾草、生姜
1、艾草
艾草即艾叶,艾叶苦辛而温,有暖气血而温经脉,逐寒湿而止冷痛的作用。艾草还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温暖经络,驱逐体内的湿寒。对寒性的胃脘痛、腹痛、月经不调等皆可应用。另外,对空调病、湿疹、斑疹、肩膀僵硬、冷虚症、腰痛、疲劳等症状也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2、生姜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生姜治百病”的说法,是我国中医主要的药用食材,具有舒缓功效, 温经活血,祛痰利水,排毒去味,驱风散寒、解热镇痛,镇静催眠,还可吸除过剩油脂等作用。姜是走表的,它性温味辛,可以散寒发汗,疏通因受风邪寒邪侵入而阻滞的气机,所以风寒感冒可以用生姜,再加些红糖趁热服用,不一会就有一股热流流遍全身,体内的风寒往往能够得汗而解。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正确使用艾草、生姜,能有效地缓解和治愈我们身体的病症,而过量的使用祛湿中药,却会使身体出现亏虚,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还会出现眼睛干涩,人乏力,以及情绪低落,重者会出现咳喘.所以,任何东西都是好的,只要使用的恰到好处,才能促进我们身体的健康。泡脚宜一周两到三次就可以了。
你体内有湿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