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健康知识: 血型一样, 我们就能互相输么?

2018-01-04 07:03:32 血型,互相,有趣

人的血型有几种?大部分人都知道ABO血型系统,即A型、B型、AB型、O型,这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也是最常用的,其实,还有一种分类是RH血型系统,分为RH阳性、RH阴性,大部分人都是RH阳性血,RH阴性血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血。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输血的情况,马路上的献血车更是随处可见,有关于输血,可不是简单的你是O型,我也是O型,然后我就可以献给你血了,这里面的知识可多了去了。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一下,输血这点事儿。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人在医院里抢救,做手术的大夫出来说,不好了,患者情况不稳定,急需要A型血,有哪位家属能献点血?于是,周围所有人撸起袖子说,来,抽我的。然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全血的成分有什么呢?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还有血浆,如果不将血液成分分离,直接输注全血的话,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输血反应。因此,除非是特别紧急的大出血,全血输注在大部分国家是不被提倡的。

当血红素掉至6克以下时,就意味着贫血状态比较严重,需要输血了,该输什么呢?洗涤红细胞输注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何所谓洗涤红细胞呢?顾名思义,就是把脱去血浆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一遍,这样的程序下来,就会去除血液中大部分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只剩下相对纯净的红细胞,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输血风险。

血小板小于15*10^9/l时,意味着有严重的出血倾向,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了,但依靠输注血小板改善凝血风险,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很多情况下会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同样的道理,在临床上,白细胞降至很低,也很少出现输注白细胞的情况。

血浆是个好东西,我们常说的凝血因子、白蛋白、纤维蛋白原甚至免疫球蛋白都躲在血浆里,需要经过血浆提取出来。新鲜血浆中含有的凝血因子、抗体等成分更多,冰冻血浆因为保存的时间太长,可能会出现某些成分的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