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几种情况下说谎, 恰恰说明他很聪明, 宝妈别盲目阻止坑了娃
文|好孕姐
前两天去姐姐家玩,发现我大外甥又挨打了,原因是撒谎。姐姐怒气冲冲地说:“他的语文课本丢了,昨天晚上我问他,他说借给同学了。可今天老师打电话来说让我给他买语文课本,没书孩子上课不方便,老是用别的同学的也影响他人学习。你说气人不气人?我才知道,他是放学路上坐那看跳舞,书垫屁股底下忘拿,丢了!”原来是这个原因说谎,也的确该打。
孩子说谎是个不好的习惯,是孩子让家长最忌讳的一个坏毛病。不过,也并不是孩子每次说谎都是坏事。当孩子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谎话,恰恰说明他很聪明,宝妈盲目阻止,反而会坑了娃。
自我意识苏醒
有一位加拿大心理学家及其团队研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2岁时,大约有30%的孩子会撒谎;3岁时,有50%的孩子会撒谎;而到了4岁之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撒谎了。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孩子撒谎是个普遍现象,更重要的是提示我们孩子撒谎的年龄比我们想象的要早。而且,越早说谎,说明孩子的心智在发育,自我意识也苏醒得早,越聪明。所以,当孩子两岁左右第一次撒谎的情况下,家长别盲目阻止,要宽容地给他发挥自我意识的机会,家长给予正确引导就可以了。
婉转地表达需要
我外甥女小时候想要什么东西时不直接说,老是隐晦地表达,比如:“我都没有吃过鸡腿”、“我的鞋子顶脚,脚又长大了”、“小伙伴们都有ipad,就我没有”。其实,她吃过鸡腿,想要大人再给她买一个;她的鞋子也不顶脚,只是想要一个新的;她周围的小伙伴不是人人都有ipad,只是她想要一个。这些都是她在婉转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果家人揭穿她,或者发火训斥她,可能给她造成更大的伤害。虽然她的这种表达有点“小滑头”,也恰恰表明她也知道自己的需求有点不合理。或者,是家人对她太严了,她不敢明确表达需要,只能这样说话。其实,也是一种聪明的表现,因为她这样表达家长更容易理解,也是孩子动脑子想解决办法的表现。所以,当孩子撒谎表达需求时,家长先别盲目训斥,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言行,是否影响了你们之间正常的交流。
考虑他人感受
谎言分很多种,有一种叫做“善意的谎言”。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说话时为了考虑他人的感受,或者帮别人承担过错,别盲目训斥他。这说明孩子有责任感,观察细致,心思也比较细腻,这恰恰说明孩子非常聪明。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是孩子成长的表现,也是他与其他孩子相比的一种优势。这样的孩子更招人喜欢,长大后为人处世也会充满智慧,对人际交往也很有帮助。
你觉得,孩子在这几种情况下说谎,家长能宽容对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