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何自测血糖

2018-01-05 18:58:18 自测,血糖,糖尿病

自测血糖是糖尿病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如果只是偶尔到医院检查血糖,只能体现当时的情况,而其他时间的血糖情况则不得而知。因此,患者最好自备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及时全面地掌握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为用药、日常饮食、运动等提供依据和指导,使血糖更好达标,减少和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选购合适的血糖仪

1、 看准确度。血糖仪能否准确地显示血糖值。显示数值应与同时去医院静脉抽血的测试值相近,不可相差太悬殊,以免影响血糖监测,对病情造成不利的影响。

2、 操作是否简单,是否有图像来指导操作。

3、 看试纸。其一,因不同厂家生产的血糖仪只与自己的试纸相配套,各厂家的血糖仪和试纸互不通用,故要买保证试纸供应的血糖仪。其二,试纸条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最关键的,绝大部分的检测误差都是由试纸条的变质所引起的,因此最好选购有效期较长而且单独包装的试纸条。

4、 最好选择有记忆功能的血糖仪,以便将测定的血糖值储存起来。

5、 看机器的性能。比如采血针使用是否便利,需血量的多少,机器读数的时间,显示屏的大小与清晰度,电池更换是否方便,校正是否方便,等等。

正确使用血糖仪

1. 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步骤,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 了解血糖仪测定的指尖血糖结果与在医院测定的静脉血糖结果之间的差异。

指尖血糖用的是全血,而静脉血糖用的是血浆。一般而言,在医院查静脉血糖更准,但是不方便,检测结果反馈也不及时。虽然这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多半不一致,但是除了某些造成两种方法所测血糖差异过大、超过1.0毫摩/升的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来说用血糖仪在家监测血糖已经足够。但如果误差超过1.0毫摩/升,则说明血糖仪有问题、测值不准确,需要进行校正或维修。

3. 每次检测前,应确保血糖仪正常工作,检查试纸型号是否与仪器相配,试纸是否过期或变质。

4. 注意正确的采血方法和时间。手指采血量太少,测定结果会不准确。针扎得太浅而出血量少时,不要使劲去挤,因为挤出来的血浆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酒精消毒手指后,要等酒精完全挥发后再采血,否则酒精会稀释血液,使测试结果偏低。

5. 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校正,检查血糖仪的准确性。

正确采集指尖血

1. 首先对采血的手指进行消毒,方法有两种:其一,用酒精消毒,消毒后要等采血部位干燥后再采血。其二,用肥皂水清洗手指,然后擦干双手,等手指晾干后再采血。

2. 将要采血的手臂垂下10~15秒。在重力的作用下血液会较集中在手指尖处,采血时就会比较顺利,获得一个饱满的圆形血滴。

3. 选择手指两侧部分采血,可减轻疼痛;每次采血不要在同一部位,以免手指溃烂。

4. 将采血笔固定在手指采血部位,按下采血笔按钮。

5. 松开被采血的手指,轻挤足够的血慢慢滴在试纸条的反应端。

6. 仪器倒计数后,从血糖仪上读出血糖值,并记录检测时间和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