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蒜变绿了, 其实是大蒜睡“醒”了! 腊八蒜里的秘密你懂吗?
明天就是腊八节了,都做好准备了吗?
腊八粥和腊八蒜是腊八节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元素。
腊八粥不用说了,小米,糯米,红豆,芸豆,黑米,薏仁,绿豆,莲子,花生米,桂圆干……把家里能搜罗出来的杂粮每样都来一点,加水炖烂就好了,一般人都能控制得住腊八粥。
不过,腊八蒜就不一定了。
腌好的腊八蒜会呈现出一种漂亮的绿色,所以腊八蒜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翡翠碧玉”。(这名字够大气的)
腊八蒜以透亮的青绿色为上品,能不能腌出绿,也是每年腌腊八蒜的人揪心的所在。
有说法是,腊八蒜只有在腊八当天腌制,才能腌出合格的绿色。这种说法就是很夸张了,虽然腊八节腌腊八蒜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但也不能太玄乎。
其实腌腊八蒜就是一场化学实验,做好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这腊八蒜想不绿都难。
而且只要条件足够充分,这腊八蒜想让它什么时候绿,它就什么时候绿,不用非得等到腊八节这一天。
那么,在做腊八蒜实验之前,我们先讲一下实验原理吧。
腌腊八蒜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低温和醋酸。
低温可以打破大蒜的生理休眠期。大蒜在打破休眠过程中会激活一种酶类物质,催化可使大蒜变绿的化学物质产生。
大蒜是具有休眠特性的植物,休眠期大概在60到80天。大蒜一般都在春末夏初的时候收获,这些新蒜在夏季高温下会进入休眠期。
等到进入冬季大蒜就开始慢慢解除休眠,而2℃到12℃的温度更是会加速大蒜打破生理休眠。腊八节前后北方气温都比较低,就定成了腌蒜的日子。(其实,只要温度达得到初七,初九都能腌)
第二个条件就是要有醋!
醋的浸泡可以破坏大蒜的细胞结构,大蒜在休眠期催生出的化学物质能够相互接触,从而产生蓝色素和黄色素。
这两种色素一混合,蓝遇黄就变绿,这样腌出来的大蒜就泛着绿色。
至于是用米醋还是陈醋,这个就看个人喜好了。米醋颜色较微黄透明,腌出来的酸就是明亮透着绿。要是用陈醋的话,颜色可能会显得厚重,但是在味道上二者都没太大差别。
好了,该讲的都讲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准备腌蒜吧。
腊八蒜
大蒜 / 陈醋 / 消毒过的罐子
1)大蒜要挑选颗粒饱满的,蒜瓣干瘪不精神的不要,有外伤的也不要。
2)把大蒜蒜皮都去干净,一般的从超市买的大蒜都比较干净,不会有太多土,剥干净之后是不用清洗的。如果你用的是带土的那种蒜,是可以淘洗一下的,不过要注意!淘洗过后一定要晾干水分,不然会馊掉的。
3)腌蒜的罐子准备好,无油无水干净状态。
4)讲蒜瓣放入罐子中,倒入陈醋,没过大蒜,盖上盖子密封好。
5)放在避光阴凉处保存。如果想快一点让大蒜变绿,可以人为的制造高温度差,半天放暖气旁,半天放冰箱,这样3到4天就能变绿。
PPPPPPS: 不过速成的腊八蒜味道可能没有那么好,想要入味的腊八蒜,还是要耐心泡两周,要知道以前都是腊八泡蒜,除夕才吃的,美食都要耐得住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