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差遭埋怨? 老师表示别急: 这孩子是来给父母报恩的
文|秘籍君
说到现在社会竞争有多激烈,从孩子学业上就能看出来了,每天早读晚自习不断,老师动不动就督促家长辅导孩子,经常大半夜了还能听到隔壁家长的哀嚎“为什么作业还没写完”。自从为人父母后,大家就开始因为孩子学习忙得团团转,结果还未必就是好的。每当孩子考试成绩下来,总要疯一部分家长,诉诸武力的也不少,可孩子不会因为挨打就成绩好,家长也不会因为打了孩子而心情愉快。然而,成绩真的重要吗?不如听听见惯了各式各样孩子的老师怎么说,孩子成绩差遭埋怨?老师表示别急:这孩子是来给父母报恩的。
“太优秀的孩子父母留不住,普通孩子往往在身边”
中国机遇多的城市只有北上广,而中国95%的人都并不是北上广出身。大家在自己家乡供养孩子考入一等学府,变成精英,结果就是孩子留在北上广不回来了。对学生就业了解甚多的老师曾经说过,市场上存在职业供求规则,有些职业只有北上广待遇好,而优秀的孩子为了个人事业规划,往往不甘心回老家“将就”一份职业,甚至还有出国去美帝的,这种以后想在父母身边尽孝基本不可能,平常只会往家寄钱。
而成绩一般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留在离父母比较近的城市,甚至留在父母身边。说到这里,老师笑了,孩子学习不好,以后搞科研、搞高端技术的几率就大大降低,将来能从事的工作特别多,二三线城市就能提供就业岗位。尤其部分孩子虽然念书不怎么样,但脑瓜比较灵活,做起生意来不简单,以后当老板的也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下,留在父母身边的几率更大了,日常生活中更能知冷知热,对父母来说,这种孩子生下来才是报恩的。
“优秀的孩子属于国家,普通孩子属于父母”
通过跟老师交谈得知,老师本身就是普通孩子,从小比不上表姐优秀,听说老师表姐是硕士毕业直接进了国家研究所搞科研,表姐父母经常对外炫耀,说孩子是为了国家搞建设,老厉害了。老师表示羡慕,回来却说宁愿没出息在父母身边待着,也好过多年看不到人,老夫妻俩生病还要自己去医院,因为表姐回不来。我想也是,对老一辈来说,这种实实在在的“报恩”远比那些虚名更重要,毕竟年纪大了,最怕的还是冷清。现实中,优秀的孩子岂止能成才,还能成为科学家,但是对父母来说却更像过路的。
总之,成绩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他们为社会培养人才,我们为自己养育孩子。二者各有各的好处,我们没必要钻牛角尖跟自己过不去,只要孩子不啃老,留在身边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