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专访|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我们在非洲民间合作最成功的就是环保

2018-07-24 22:42:28

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于7月23日至24日在成都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家民间组织、200多名代表应邀参会。此次论坛是9月将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重要配套活动。

▲ 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于7月23日至24日在成都举行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摄影记者 王红强

7月23日,正在成都出席此次中非民间论坛的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事务大使周欲晓接受红星新闻独家专访。

周欲晓表示,此次论坛将为北京峰会的召开打好基础。这次论坛也是一个征求意见,了解情况的机会,最后可以把合理的一些想法要求融入到北京峰会有关的文件当中去。

▲ 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事务大使周欲晓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摄影记者 王红强

中非民间合作论坛意义

为9月北京峰会打好基础

红星新闻: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在北京举行,您如何看待北京峰会前这一次民间论坛的举办?

周欲晓: 我觉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烘托气氛,北京峰会将是一个高潮。我们在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前,要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做铺垫,为北京峰会的召开打好基础,这样的分论坛要开好几个。另外我们举办北京峰会,商讨合作举措,但合作举措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某一个人的脑袋里面生出来的,是要通过各种调研,通过跟各方面的磋商,沟通了解,找到符合非洲需要的合作举措和行动方案。这次论坛就是一个征求意见,了解情况的机会,最后可以把合理的一些想法要求融入到北京峰会有关的文件当中去。这次会议的意义也就在此。

红星新闻: 9月的北京峰会,是一个更官方的会议,这次的论坛民间性质更强,您如何看待中非之间这种官方和民间的合作机制?

周欲晓: 如果把中非合作比作一个人的话,人要两条腿才能走得稳、走得远、走得快。中非合作,一方面要官方的努力,另一方面则需要民间的合作。像智库方面的增进了解,妇女之间增进了解,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了解等民间合作,有助于官方合作。

任何的合作都要有社会基础,群众基础,理念基础,那么这些的活动就少不了。单靠政府,很难把工作做到青年、妇女、非政府组织等各个方面。做工作需要很多渠道,合作渠道越多,合作成果就越丰硕,民意基础就越好。

中非合作民意基础越来越深入

让老百姓知道我们为了什么

红星新闻: 中非合作的民意基础,在您看来有多重要?

周欲晓: 我觉得相当重要,因为有些东西老百姓不支持,政府也很难推动。我们有一些项目,需要国内民众的理解,在非洲进行合作也要得到非洲民众的理解,才有可能把项目做细、做好、做成功。

红星新闻: 您觉得目前中非双方合作的民意基础足够吗?

周欲晓: 应该说现在中非民意基础是在不断改善,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强。非洲国家发展有几个瓶颈,资金短缺,设施薄弱,人才短缺。我们提供援助、政府贷款、投资,目的是帮助解决他们的资金短缺问题。如果对方不了解,就会产生对我们的误解。所以民意基础很重要,要有各种各样的机会让老百姓知道我们为了什么。

▲ 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于7月23日至24日在成都举行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摄影记者 王红强

中非民间合作

最成功的是环保

红星新闻: 这一次的会议是民间论坛,您觉得中非之间的这种民间合作现在充分吗?

周欲晓: 应该说越来越充分,因为任何一个国家跟另外一批国家合作,总是从小到大,从易到难这么一个过程。比如说下午讨论提到的红十字会之间的合作,法律方面的合作,妇女儿童之间的合作,提供营养餐、干净水、教育设施等。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提供给他们,他们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提供给中国。

具体到法律方面的合作,我们要成功地开展经济方面的合作,需要有法律来保障,所以,以法律为保障的合作是非常的重要的。

红星新闻: 有让您印象比较深的民间合作案例吗?

周欲晓: 我们在非洲合作最成功的就是环保,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环保组织在非洲工作。包括姚明,他是保护非洲大象,拒绝象牙交易的形象大使。这都是民间的,我们政府也支持,现在中国已经禁止象牙交易了,这是政府和民间配合的一个典型例子。

我们有很多的志愿者,有很多的非政府组织在参与非洲环保项目。但是应该说,民间参与双边关系,民间参与中非合作的余地还很大,这个领域是很广的,我们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非合作前景

将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红星新闻: 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合作的前景?

周欲晓: 这个前景应该是非常大,“一带一路”倡议,是总结了以前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是历史经验,一个是近几年来我们开展对外合作的经验。

从历史上来讲,郑和下西洋就开始了海上的丝绸之路,郑和团队曾经四次到过非洲的东海岸。根据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在郑和之前的若干年,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开始了。我们有幅地图,这幅地图现在保存在历史博物馆里边,南非议会的大厦里也有一份拷贝。这个地图对非洲一部分的描绘,已经基本上接近现在的非洲地图,说明很早以前我们就有人已经去过非洲,很早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开始了。

就近几年的对外合作经验来讲,“一带一路”有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政策沟通,中非合作论坛已经18年了,18年合作的过程也就是政策沟通的过程。设施联通,18年来我们在非洲开展的基本都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合作,铁路、公路、港口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都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我们投资、贷款、援助不就是吗?民心相通,我们有各种民间合作。“一带一路”既是一个理论的创新,它又是对过去实践的一个总结,所以,“一带一路”将给中非合作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创造新的机遇。

红星新闻: 就您了解,非洲对于“一带一路”的热情如何?

周欲晓: 大多数非洲国家都渴望和期待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许多非洲国家曾担心因不是沿线国家而被落下和掉队,不少国家都强烈要求成为“一带一路”的成员。现在看来,“一带一路”的覆盖面扩大了,凡是愿意参加的,我们都欢迎。现在拉美国家都包括在内了,所以非洲国家的疑虑也就打消了。一旦有朝一日横跨肯尼亚的铁路修建好了,就可以联通到乌干达、南苏丹和卢旺达等内陆国家,使他们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国。

红星新闻记者丨蒋伊晋

摄影记者 丨王红强

编辑丨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