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丨不寒反温, 我们怎么防流感?

2018-01-05 17:55:07 反温,不寒,小寒

丁酉年十一月十九

今日小寒

从气象学上来讲,今日起就正式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了。但是,我们似乎并没有感受到比往年还冷的温度。只是,这两天比前些天又冷了些而已。

总体气温偏高的状态,让这个冬季流感肆虐。可以说几乎人人中招,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来预防流感呢?

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小寒的节气特征吧。

小寒三候

小寒,即从今日起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但寒尚小,半月之后才是大寒。

初候 雁北乡

乡,发音为“向”。从今天起,南方的大雁开始向北迁徙,直到立春之后便都飞回北方了。这也意味着极寒之后便是逐渐回暖的立春了,我们的身体也应该为春季的阳气生发做准备了。

二候 鹊始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冬至一阳生,冬至之后的小寒便是二阳了,此时鸟类最先感受到阳气来复迹象,开始筑巢。

三候 雉始雊

雉为阳鸟,“雊”为雉鸟雌雄同鸣的意思。这里也是鸟类感受到二阳之气时,开始鸣叫。这也是动物顺着节气变化而调整自己状态的一种表现。

小寒养生

内部阳气逐渐萌动,外界气候日渐寒冷,这就是小寒节气的特点。这同时也是容易染上流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此时最易外寒内热。前人曾有“没有内热,不招外风”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鉴于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准备来帮助我们预防流感的发生:

戴口罩

《黄帝内经》说过:“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流感也好,普通感冒也好,我们知道现代医学都认为是病毒所致。而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传染性强,所以流感在中医看来也并非普通伤风感冒,而属于时疫、时行感冒、冬温等范畴。所以,在外出和去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适当防护还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如果您已经不幸中招,还是建议您在家中请假休息更好。一方面可以促进身体痊愈,另一方面也不至于传染给更多同事。

通肠胃

二阳之气萌动,但又没有到立春阳气生发的季节,此时体内会更容易积热。如果再饮食口味偏重,喜欢大鱼大肉、辛辣刺激、浓茶咖啡,那么胃肠积热就更容易发生了,这类人群比别人更容易患感冒、流感。

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在饮食上保持清淡、易消化。然后适当增加些蔬菜的摄入量,蔬菜大多能通利肠胃,使大便通畅,不易积食积热。比如绿叶菜、白萝卜、荸荠、莲藕等,尤其对通利肠胃,消积导滞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喝些绿茶帮助清利头目,对感冒又有内热的人来说,缓解头痛、头晕胀有很好的作用。而舌苔厚腻,便秘,口臭的人脏腑积热更重,则可以喝些普洱茶以消食化滞,涤荡肠胃。

控室温

有一部分流感算中医“冬温”的范畴,关于冬温清代陆廷珍曾说:“其症之由,皆因冬令温燠,阳失潜藏,甚至冰霜不见,桃李舒葩,而乾坤之气,遂有辟而无阖矣。人生一小天地,天地既有辟而无阖,则人身之气化亦有泄而无藏矣。是故冬应寒而反温者,即为恒燠之咎征。”

其大意是说,引起冬温的原因是冬季当寒冷的时候,反而温暖,而导致阳气失于潜藏,甚至不见冰雪,更有甚者冬季桃花还在盛开,这是天地之气有开无藏。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人身自然也一样受影响。

因此,冬季保持一定的“寒冷”是有必要的。不要把室内温度调的过高,保持在18-20度即可。人不出汗,阳气就能闭藏。

护津液

当内热积滞,又室温高时,内热最易伤津化燥。燥邪引起的一部分感冒也存在于今年的流感之中。这类病人往往有少量痰,但却很难咯出,咽喉干痒,口鼻干燥,喝多少水都不能缓解。

这种情况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津液,饮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吃过咸的食物。同时也最好不要艾灸,不适当的艾灸非但毫无益处,反而会伤津化燥。在你无法确定自己得了哪种类型的感冒时,不要随意自己选择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因为很多辛温解表的药物如果用错反而会伤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