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高达20%, 冬季高发, 别再让这种病成为中国式儿童杀手!
我们身边通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一到冬天,家长就把孩子里三层外三层,裹得严严实实的;一发烧就赶紧给孩子捂汗……
但是,家长们知不知道,还有一种病叫“捂热综合征”?过度保暖,可能会导致孩子大脑损伤、多功能脏器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捂热综合征致死率高达20%
后果严重不可逆
团长最近在微博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4个月大的女婴小梦突然呼吸困难,脸色发紫,眼看就要不行了,一家人赶紧开车送孩子去医院急救,车开得慌乱,却不小心违章刮了一辆黑色奔驰,还追尾了另一辆车。
小梦的家长不得不下车解释情况,争执持续了2分钟,直到附近一位交警介入,才宣告休止。到了医院,刚才还在车上喘气挣扎的小梦,却再也听不到心跳和呼吸。
伤心的家长愤怒地指责奔驰车主,如果当初没耽误这2分钟,或许孩子就不会死了。
但事实上,孩子真正的死因,是被无知的家长在无意中捂死的。据医院初步认定,孩子是患上了捂热综合征,如果处理不及时,有可能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
然而,更让人揪心的是,类似小梦的事件并非个例。据估算,中国每年因捂热综合症死亡的孩子可能超过百人,加上严重后遗症的患儿,总数可能有千例。
《凤凰周刊》对此做过一份调查,这些数据能直观地告诉你,全中国每年有多少婴幼儿患捂热综合症——
△ 图来源于凤凰WEEKLY
患“捂热综合征”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原因又是什么?
在医学上,它也被称为“蒙被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或捂闷太久,导致孩子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靠捂汗来退烧;日常照料疏忽使睡觉时被子蒙上孩子的头,都可能引发捂热综合征。
更可怕的是,捂热综合征病死率极高。多项调查显示,每5个送入医院的孩子中,大概有1人因病夭折,病死率高达20%以上。
即便孩子捡回一条命,捂热综合征也可能留下不可逆转的终生后遗症。湖南某儿童医院一项历时4年的研究显示,医生随访的47例捂热综合征婴儿中,大约一半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主要表现在肢体运动障碍、抽搐发作、语言发育落后、智能发育落后。
捂热综合征成“中国式儿童杀手”
类似错误你也在犯?
与国内可怕的捂热综合征患儿数据相比,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病在国外几乎搜不到,即便是有为数不多的相关信息,也都是来自中国的报道。
为什么“捂热综合征”成了一种中国特有的疾病,乃至成为“中国式儿童杀手”?这或许与我们害怕孩子着凉的传统观念有关。
不少儿科医生都反映,一旦天气变冷,孩子感冒,家长们就习惯性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可打开衣裳时才发现,孩子其实浑身早就湿透了。与此同时,网上也有不少家长讨论起自己或者家长老人对孩子的错误做法,纷纷庆幸还好没酿成悲剧。
孩子下午刚出院,半夜又因为裹得太厚,发烧被送到医院。
▽
里三层外三层、背靠暖气,小脸都通红了,家长依然怕孩子冻着。
▽
总是给孩子穿棉袄再裹包被,孩子却三天两头伤风感冒。
▽
奶奶总是怕孩子冷,不断要求多穿衣服,孩子身体却特别差。
▽
还有家长分享自己的经历,给孩子盖太厚,半夜发现孩子满头大汗。到现在依然后怕,庆幸没捂到孩子头。
▽
这也难怪大家要戏称,有一种寒冷,叫“爸妈觉得你冷”。
防止捂热综合征
家长都该避开这两个误区
从各种因捂热综合征酿成悲剧的新闻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多数是因为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
而实际上,即便是在冬天,孩子并没有特别害怕寒冷,只需要正常保暖即可。过度保暖不过是传统育儿陋习——对寒冷过度恐惧的父母,却愚昧地将孩子推向了死亡。
那么,到底该如何防止捂热综合征,下面这两个误区家长都该避开。
1、不要指望捂汗能让孩子退烧
“捂汗退烧”几乎是我们一项特有的“传统”,很多家长都觉得捂一捂,出汗了,孩子也就退烧了。
但实际上,这是让出汗和发热的关系本末倒置——出汗是退烧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拿感染引起的发烧来说,大部分时候,一个人身体内的病原体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免疫系统消灭。但是一旦遇到身体免疫功能下降或病原体太过于强大的时候,身体就得通过内环境的调动,激发起更强大的力量来对抗病原体,而要召唤这股强大的力量,则需要更高的体温。
经过“寒战期”“高热期”“退热期”,如果免疫系统胜利了,那么体温就会下降,人们会出汗。
所以人体发热的过程实际是免疫系统和病原体作战的过程。若是家长盲目地给孩子“捂汗”,只会让他们耗氧量增加,进而缺氧,酿成恶果。
2、不要给孩子过度保暖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都要注意不要在睡觉的时候,用被子将他们捂得过严,不要盖过头顶,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幼儿。
另外,日常也不要给孩子过度穿衣。要知道,受寒并不是感冒的原因!事实上,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
孩子的新陈代谢本来就更旺盛,而且爱动,过度保暖不仅限制了孩子的行动能力,还会让孩子更容易出现毛囊炎等皮肤疾病,对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更脆弱。
至于到底应该怎样给孩子保暖,其实记住这样几个原则就好了——
一岁以内的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
一岁以上的婴儿和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
三岁以上的孩子很多都会自我表达冷暖,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就没必要多穿,你可以摸摸孩子的手心和后背,如果是暖和的,身上也不出汗就说明衣服穿得比较合适。
尽量选择棉质材料的衣服,多穿几层薄衣服,这样也方便孩子自己增减衣物。
如果你身边还有盲目“捂”着孩子的家长或老人,不妨也给他们一个提醒,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千万别让家长因无知而成为悲剧的造就者。
文 | 默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