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 冬季如何防治?
据世界卫生组织(英文简称为WHO)报告指出,目前慢阻肺是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仅次于心脏病和脑血管病。那么,什么是慢阻肺?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慢阻肺呢?济南哮喘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具体介绍。
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慢阻肺可以被预防和控制,但如果任由病情发展,可引起睡眠呼吸障碍、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慢阻肺病因多样,包括遗传、吸烟、呼吸道感染、吸入某些职业性粉尘等,其中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对于有多年吸烟史的人来说,如果经常咳嗽,而且在活动后感到气短,就需要提高警惕,并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
慢阻肺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咳嗽。咳嗽通常是慢阻肺的首发症状,且往往伴有少量黏液性痰。
气短和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一般在运动后出现,但随着病程的进展,也可能在日常生活或者休息时出现。
此外,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全身反应,比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患上慢阻肺之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吸氧治疗等。
治疗慢阻肺,哪些药物最常见?
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舒张剂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是控制慢阻肺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主要的支气管舒张剂有?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及甲基黄嘌呤类,可根据药物作用机理及患者的治疗反应选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价格低廉,长效制剂使用方便。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与作用时间的药物可以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β2-受体激动剂:主要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为短效定量雾化吸入剂,数分钟内起效,15~30 min达到峰值,疗效持续4~5 h,建议24 h内不超过8~12喷。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按需使用。福莫特罗为长效定量吸入剂,1~3 min起效,作用持续12 h以上,每天2次。茚达特罗是一种新型长效?2-受体激动剂,2012年7月已在我国批准上市,该药起效快,支气管舒张作用长达24 h,每日1次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
抗胆碱药:主要有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可阻断M胆碱受体,定量吸入时开始作用时间较沙丁胺醇慢,但其持续时间长,30~90 min达最大效果,可维持6~8 h,每日3~4次,长期吸入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健康状况。噻托溴铵是长效抗胆碱药,可以选择性作用于M1和M3受体,作用长达24 h以上,每日1次,长期使用可改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也可减少急性加重频率。
茶碱类药物:可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在治疗慢阻肺中应用广泛。该药还有改善心搏出量、舒张全身和肺血管、增加水盐排出、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呼吸肌功能及某些抗炎作用。但总的来看,在一般治疗剂量的血浓度下,茶碱的其他多方面作用不很突出。缓释型或控释型茶碱每日口服1~2次可以达到稳定的血浆浓度,对治疗慢阻肺有一定效果。
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PDE-4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环腺苷酸降解来减轻炎症。该类药物中罗氟司特已在某些国家被批准使用,尤其对于存在慢性支气管炎、重度至极重度慢阻肺、既往有急性加重病史的患者效果较理想。罗氟司特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有恶心、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睡眠障碍和头痛,发生在治疗早期,可能具有可逆性,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消失。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罗氟司特治疗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平均2 kg),因此建议在治疗期间监测体重,低体重患者避免使用。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也应谨慎使用。罗氟司特与茶碱不应同时应用。
其他药物
祛痰药(黏液溶解剂):慢阻肺患者的气道内产生大量黏液分泌物,可促使其继发感染,并影响气道通畅,应用祛痰药似有利于气道引流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常用药物有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抗氧化剂: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炎症导致氧化负荷加重,促使其病理生理变化。应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可降低疾病反复加重的频率;
免疫调节剂:该类药物对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但尚未得到确证,不推荐作为常规使用。
慢阻肺,该不该吸入激素?
有人说,慢阻肺病人如果经常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担心副作用比较大。那么慢阻肺,该不该吸入激素?
其实,长期规律吸入激素适用于肺功能中FEV1占预计值%<50%(肺功能属于重度和极重度)且有临床症状及反复加重的慢阻肺患者。吸入激素和?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好,目前已有氟地卡松/沙美特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两种联合制剂。研究发现,对FEV1占预计值%<60%的患者规律吸入激素和长效?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能改善症状和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急性加重频率。不推荐对慢阻肺患者采用长期口服激素及单一吸入激素治疗。
治疗慢阻肺是否有“特效药”?
慢阻肺的治疗没有特效药,强调包括药物在内的综合治疗。其中对患者的教育与管理也很重要,主要包括:督促患者戒烟;使患者了解慢阻肺的病理生理与临床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和某些特殊的治疗方法;学会自我控制病情的技巧,如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锻炼等;了解赴医院就诊的时机;社区医生定期随访管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保养
戒烟戒酒,避免吸入二手烟。
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尽量不要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时候进行室外活动。
天冷时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坚持锻炼,以增强体质。锻炼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等,以不感觉劳累为宜;天冷时可在室内锻炼。
加强营养,坚持合理饮食。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