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100%的狂犬病能潜伏23年才发作? 被动物咬伤, 牢记这个做法
狂犬病是死亡率最高的人畜共患病,因临床表现以恐水为特征,又称恐水症。在我国,狂犬病几乎为 100% 死亡,每年都有大约1000~2000人因为狂犬病发病致死。
狂犬病毒到底可以在人体潜伏多久?
一个人从遭到某种病原体的感染开始到表现出该病原体所引起疾病的症状,这段时间叫作该种疾病的潜伏期。
而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在三个月以内,多数病例的潜伏期集中在 20-60 天,个别病例的潜伏期仅有 9 天,也有报道病例的潜伏期长达 10 年以上,但极其罕见。
比如就有新闻报道过:
28岁的淮安市淮阴区男子张伟(化名)平时身体一直很好,但在今年6月4日,他突然狂躁不安,在家里见什么摔什么,家人于是将其带至淮阴县医院进行救治,病情不见好转又转至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后被医院诊断为狂犬病。
直到此时,家人才回想起,张伟在其5岁时确实被狗咬过,但没想到这个病竟潜伏在其体内23年之久,6月6日晚11时许,潜伏在其体内23年的狂犬病病毒最终要了张伟的性命,今天上午,根据当地风俗,家人将其入土为安。
虽然报道里病例的真假我们不可得知,但狂犬病毒却的确是能够在人体长期潜伏的。
为什么狂犬病毒长期潜伏而不被免疫系统完全消灭?
人被疯狗咬了以后,狂犬病毒会随着狗的唾液进入人体内,通过不停自我复制,感染神经细胞等,最终导致患者发病。但在发病之前(病毒潜伏期),被狂犬病毒感染的病人看上去很健康,并不会有什么异常。
其实狂犬病毒是能够被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的,但之所以狂犬病毒能潜伏这么久,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主要是因为以下2个因素:
第一点:削弱人体免疫系统
狂犬病毒特别善于“潜伏”,在它的表面有一种蛋白质能够降低人体的免疫反应,在进入人体开始,就开始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
第二点:隐藏自己,避免被免疫系统发现
狂犬病毒尤其喜好潜伏于人体神经细胞,而且一旦病毒进入了神经纤维里面,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无法探测到其存在,等于狂犬病毒为自身多了一层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很难发现它,更别说产生抗体了。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狂犬病?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被疑似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或抓伤(即“暴露”)后,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注射疫苗,必要时还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注:被咬伤后立即用大量的肥皂和清水对伤口清洗 15 分钟以上(这个步骤对预防狂犬病非常非常重要,被咬被挠以后必须马上进行)。并尽早接种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