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出这5个信号, 说明血液已经“粘得像粥”了, 最好去查查
说起“血液粘稠”这种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种老人病,跟年轻人不沾边。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因为医生指出,现在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血液已经粘稠得像一锅粥,而且,血液呈现粉白色,极不正常。现在年纪轻轻的人,之所以容易患上“血液粘稠”这种病,主要跟以下3种原因有关:
图为粉白色的血液
一、长期熬夜
年轻人长期熬夜,会使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使得年纪轻轻的人,身体脏器却苍老得如老年人,五脏六腑功能虚弱,身体代谢迟缓,最终致使血液流通速度越来越慢,近乎停滞,而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这些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也趁虚而入,找上门来。
二、总点外卖,常吃三高食品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繁忙,时间紧迫。所以,在饮食问题上,还没有老年人吃得健康,活得潇洒。老年人做饭的时候,年轻人在点外卖。老年人在跳广场舞的时候,年轻人奔波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所以,点外卖成了习惯。但外卖盐多、油多、味精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三高食物的长期摄入,使年轻人的血液,粘得像一锅粥。
三、喝水少
一个成年人,血液中的70%都是水分。所以,常喝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液粘稠。
所以,要防止血液粘稠,就要反其道而行。多喝水,少熬夜,少吃油腻食品。每天尽量保持7小时睡眠。
医生指出,身体内部异常,也会提前发出信号。当身体发出这5个信号的时候,说明血液已经“粘稠如粥”了。
一、清早昏昏沉沉,晚饭后,神清气爽
血液粘稠的人,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正常人都是早上刚起床时,头脑清醒,神清气爽。在晚饭过后,精力下降,开始困倦。但血液粘稠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样的人,清早起床,一上午浑浑噩噩,但晚饭过后,又精神头十足,头脑清醒。
有这种症状的人,就要小心了。因为这是典型的血稠症状。
二、蹲下以后,感觉难以呼吸
血液粘稠的人,在蹲下以后,会因为血液流通速度慢,导致血液无法及时的给心脏供给氧气。因为氧气和二氧化碳无法及时交换,所以造成心、肺、大脑缺血,从而使人感到难以呼吸。这是身体在向我们求救。
三、嘴唇青紫,干活喘不上气
因为血液粘稠,会使体内的红细胞增多,致使嘴唇青紫,同时,还会伴有气短症状。即干活时,身体乏力,感觉喘不上气来。
四、容易胸闷、心悸、感觉呼吸不畅
因为血液粘稠,所以,容易导致血管堵塞,从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当身体内部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会从心悸、胸闷、难以呼吸等症状上体现出来。
五、偶尔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血液流动速度慢,致使血液无法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及时的输送给视神经。这就会导致视网膜和视神经,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所以,血液粘稠的人,会有视力模糊的情况。
那么,要预防血液粘稠,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每天散步10分钟
每天散步的时间不用太长,只要10分钟,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二、吃醋泡黑豆,可以软化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因为黑豆有生血的功效。醋能软化血管。
三、没事多捏捏腿肚子
腿肚子上有很多经络和穴位,没事看电视的时候多捏捏,可以加速血液循环。
四、踮脚
踮脚的动作,会加速血液循环,使下肢血管被血液快速冲刷。
五、喝苏麻油加酸奶
酸奶最好自制,用纯牛奶发酵成无糖酸奶。然后加入苏麻油。苏麻油就是紫苏种子,压榨出来的油。因为苏麻油含有亚氨酸,是血液的“清洁工”,它可以防止血液凝结。而酸奶可以加速人体吸收。将5毫升的苏麻油,加入到200毫升的无糖酸奶中,饭后饮用,就可以预防血液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