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多发! 5个父母常犯的护理误区, 你中了几个?

2018-01-06 22:24:25 多发,常犯,流感

文/良子 父母课堂(ID:fumuketang)原创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配合一张人满为患的儿科门诊图片,时间定格在了凌晨3点。这是某省立第三医院的一位护士发的朋友圈,在连续忙碌了近20个小时后,下班回家时她发的信息。

自从入冬以后。感冒发烧患儿爆棚,我们就被医院门诊震撼拥挤的画面刷新着!

“之前只有两个儿科门诊室开放,现在已完全满足不了需求,三个儿科门诊24小时开放。病房里住着的患儿都是肺炎、脑膜炎等重症患儿,需要24小时医生盯护,这样一来医护人员两边倒班,根本无暇休息。”医院儿科主任说。

今年的流感潮来得比往年早了近20天,门诊患儿感觉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已人满为患。”儿科护士说。她已在门诊连续忙了两天,细心回答每一位患者家属的问题。协调三个诊室患儿数量,辅助医生治疗,这些都是她的职责。她在一层的三个诊室间来回奔波,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她们上班时间不喝水,各种复杂繁琐的咨询、安排,让她们根本无暇休息,更不敢奢望喝水上厕所。

疾控中心表示,近期流感活动不仅继续成上升趋势,并出现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情况,疫情大部分出现在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

说到流感,很多人以为它就是感冒的一种。其实,流感和感冒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说一下怎么区分流感和感冒,怎么防护?

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误区1: 孩子生病,家长焦虑不安!

大人对孩子生病的焦虑,对孩子的心理和生长发育都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生病中的孩子会感到身体上的难受,但并不会恐惧,可当孩子们看到大人非常的焦虑时,会凭空增加他们对疾病的恐惧,人在恐惧和紧张的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受到抑制的,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因为孩子年幼,无法表达自己的难受体验,所以作为家长的都会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方寸大乱,“儿生病疼在娘的心头”但是一定也要多观察,因为孩子已经无法准确描述他的感受了,这个时候需要作为时刻留意他的家长来替他讲出他的难受之处,不要自己一乱,就全交给医生来帮助你判断了,没有主诉,医生也只能各个猜测,多方检查来验证孩子的病因了。

误区2:咳嗽了就一味止咳

遇到咳嗽,大家经常会第一反应是用止咳药,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吃饭呛到也会咳嗽,这是一种自然保护的反应,有时候生病了,由于气管支气管有痰液产生,人体会以咳嗽这种方式让其排出,这是疾病过程的表现,也对恢复有利。但是不分缘由的使用止咳药,就不利于使疾病过程中的产物——痰液(包含着病毒、细菌、分泌物、坏死组织)的排出,咳嗽是停止了,但脏东西都留在体内。当然,咳嗽过度了也需要止咳,这个是需要医务人员来帮助判断的。

误区3:感冒严重了就需要吊盐水

就感冒来讲,90%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没有任何作用。实际就医过程中,有些病人会主动要求医生静脉用药。其实静脉、口服抗生素都可以进入体内,只不过静脉用的话,血峰浓度会高一些,很快就进入体内了,口服则会平缓一些,但都能起到作用。当然特殊和严重情况除外。

误区4:一发烧就一定要把热度降下去

很多人肯定很奇怪,难道不是吗?面对正在发烧的宝宝,许多家长心急如焚,恨不得宝宝吃了药,体温立即回到36.5℃

应对宝宝发烧,是每个为人父母的必修课。这门课也许你已经上了几年,可当宝宝又一次发烧时,你仍可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抱着孩子往医院跑。

其实,孩子发烧不一定是生病,也不一定是坏事。珠江医院儿科主任李宏说,其实发烧本身只是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疾病,它代表着身体对抗外来病原体 侵袭所出现的正常反应,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是由感染引起。

李宏说,发烧会出现在孩子的许多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比如说萌牙时、关节生长时、接种疫苗后,以及第一次入幼儿园后(第一次真正进入社会,大量的信息刺激会引起宝宝们的身体发生变化)等。总之,发烧并不一定就是生病。对于这些情况引起的发烧,只要体温不超过38.5°C,且精神活跃,食欲旺盛, 宝宝哭闹不厉害,就无需特殊处理,多给宝宝喝些开水就行了。

误区5:小孩子感冒了一定要去医院

一感冒就跑大医院,这是很多家长的做法。其实有时恰恰这样“折腾”了生病中的孩子,耽误了孩子休养的时间。以普通的感冒发烧为例,完全康复至少需要一个星期。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遭遇,白天刚带宝宝去过医院,把温度降了下来,可一到晚上宝宝再次发烧, 一家人又手忙脚乱地把宝宝送到医院。明明吃了退烧药,体温为何仍会反弹?肯定是白天开的药不管用,干脆换个医生看,或换家医院看吧。有的宝宝一场感冒去了 四五家医院看,终于在最后一家医院给看好了。并不一定是最后这家医院的医生水平高,而是宝宝的病本来就该好了。

孩子的精神很重要,不管得什么病,如果精神好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精神萎靡,不管什么病都要检查。如果病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孩子的脸色,就要非常注意,还要注意是否出现脱水。

养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人生旅程! 父母课堂,为0-18岁孩子父母提供线上社群、线下社区的家庭教育成长路径,伴您成为卓越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