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人朴素的“汤”情结——你知道什么叫“神仙汤”吗
2018-05-11 04:03:05
朴素,情结,神仙
在日常饮食当中,我们南京人对汤是很看重的,稍加留心您不难发现,南京话中间有诸多涉及“汤”的内容,就是佐证。
“食物煮沸后所得的汁水叫做汤”,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汤”的精辟诠释,可见汤的营养是极为丰富的,南京人历来就有“无汤不餐”的饮食习惯,符合现代科学膳食理念。
我仔细品味了一下,南京话中间形容汤的话语,还真是蛮多呢!比如:若是汤里少油无盐,南京人往往说是“白叽寡淡”;假使汤烹制得不好喝,大家就会责难,说是“淡而无味”。如果汤里缺少“内容”,人们又会用“清汤寡水”来形容;描述汤的味道特别鲜美,南京人赞许为“鲜得掉腭”,夸张到鲜得连腭也能脱落的地步。有句俗话叫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南京人又引申出它的姊妹篇——“心急喝不了热汤”。
“饭不够,汤来凑”是南京一句老话,意思是:人们在进餐的时候,由于菜肴不够丰盛,肚子还没有吃饱,只好多喝些菜汤充数。到了“困难时期”,这句老话竟引出了南京所特有的“神仙汤”一说来:
记得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粮食紧张,蔬菜奇缺,人们经常用上顿饭吃剩的菜卤留至下顿,加开水一冲,便作为汤来下饭,南京人戏称这是“神仙汤”。有时候,人们还正儿八经的地制作“神仙汤”:先烧它一锅开水,放盐少许,再放一勺酱油,最后,滴几滴菜油,有条件的话,再撒上一点儿蒜花,正宗的神仙汤就算是烹制成功了。
“神仙汤”一说,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程度,同时也显现出南京人的幽默、诙谐、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