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别着急去治

2018-01-04 18:29:21 腰椎间盘,突出,去治

“天啊,我的腰椎间盘突出了,怎么办?可是我怎么从没腰疼过呢?”很多人一看到自己的CT报告上写着腰椎间盘突出几个字就紧张起来。

别急!你真的没事。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知道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病理或影像学描述,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才是病。因此,有腰椎间盘突出,不一定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当去医院拍片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并不代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何区分两者?

“腰椎间盘突出”指的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这一系列变化。如果突出的髓核压迫或刺激了临近神经产生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就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由于第四节、第五节腰椎及骶椎受力最多,因此腰4-5、腰5-骶1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也最高。

简单地讲,就是看你有没有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有哪些?

1.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腰部过度的活动和超负荷的承载,加速腰椎老化,同时修复能力减弱,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腰椎间盘内的髓核突出。同时,腰椎间盘髓核是富含水分、有小分子弹性粘糖蛋白的组织,腰椎间盘含水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内在压力水平和弹性状态。随年龄的增长,含水量会逐渐减少。在腰椎负荷量加大的时候,椎间隙压力增高,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速,纤维环的裂隙加深,变性的髓核沿着裂隙而突向边缘,这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

2.外力作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部分人长期处于坐立、站立等同一个姿势或姿势不正确,腰椎日积月累地超负荷负重,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成。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等外力造成的损伤,也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腰部出现相应的酸、痛、僵、胀等症状,同时还会有以下一些表现:

1.下肢伴有麻木: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导致神经受到压迫,因此除了腰部症状之外,还会同时伴有从腰部到一侧或两侧下肢的麻木。根据神经根受压程度不同,麻木的症状有的延伸到臀部,有的则延伸到膝关节后部,甚至延伸到小腿、足部。

2.脊柱生理曲度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脊柱不同程度的侧凸。当一侧神经根受到压迫,为减缓疼痛及不适感,而产生的身体侧屈,久而久之导致脊柱弯曲变形。

3.大小便功能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阶段,身体都会出现相应的警告。当神经压迫越来越严重,最后导致脊髓或者马尾神经受压,将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症状。

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临床上仍以保守治疗为首选。如口服腰痛宁,纯中药制剂,能促进气血循环,排除寒邪,缓解疼痛。一般来说,保守治疗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但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出现马尾神经症状等还是应考虑手术治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字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