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锐评丨警察叔叔遭遇小孩信任危机 家长们该反思

2018-08-15 21:49:58

8月13日一大早,温州永嘉枫林派出所民警戴柏清去县公安局办事,警车开到诸永高速枫林出口附近时,发现一名五六岁的小姑娘在路边走。高速出口附近大货车来往不断,小女孩矮矮的个头在车流里显得无助。车开近了,戴柏清才意识到小女孩是独自一人,他立即叫同事把警车开到小女孩身边。可是小姑娘怎么也不信警察叔叔,怎么说都不愿上车。只好任她独自行走,警车一路护送到家。于是警察叔叔批评家长:要教孩子信警察。

▲这是民警戴柏 清8月13日发的朋友圈 来源:钱江晚报

其实,这已不是第一起案例了。“平安北京”在去年2月曾发文表示无奈: 2月19日下午,某地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巡逻时,发现一名疑似走失的小女孩。当巡逻民警靠近小女孩准备询问情况时,小女孩竟然哇哇大哭起来:“警察叔叔,我没有做坏事,你别抓我好吗?”然后转身就跑。

孩子不信警察叔叔,甚至见到警察叔叔后作出如上女孩这般反应, 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女孩拒绝警察叔叔的好意询问与帮助,从表面来看,这是孩子的警惕意识有所增强,或许是受父母“不要相信任何陌生人”的教育结果。“孩子不信警察叔叔”或许也有因可循,毕竟如今也有冒充警察的坏人,小孩子不知道警察叔叔真假,所以选择“不信”。从这方面来说,这也是好事一桩,孩子很有警惕性,知道拒绝和保护自己。

但结合到“平安北京”公布的案例,从深层次来说,孩子不信警察叔叔的责任也在于大人。如今一些父母,教育理念不当,孩子不听话时,总会搬出警察叔叔来吓唬孩子,“让警察把你抓起来!”父母的无意,往往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警察叔叔就是“大灰狼”的印象。警察叔叔足够威严,却在被父母利用来树立威严的同时,孩子也逐渐产生了怕警察的极坏影响,所以,上述那位疑似走失的女孩,在需要警察叔叔帮助的处境下,见到警察叔叔的第一反应仍是“别抓我好吗”, 就不难解释了。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如果让孩子过多地接触恐惧信息,势必会从小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内心深处缺乏真正的安全感,从而变得孤独、害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这种恐怖的感觉往往会影响孩子个性的正常发展,甚至导致严重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退缩。

心理学家霍夫曼在研究中发现,父母的教育风格决定了孩子的价值取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由其可见,教育孩子听话,一方面是家长要有循循善诱的教育耐心;一方面是家长应学会同孩子讲好道理的艺术,尤其需要明白,关爱比恐吓更有效。

恐吓式教育只会使孩子变得冷漠,甚至会变得心理扭曲,留下阴影,不辨是非,最终是害了孩子。 所以,家长们要让孩子们相信警察叔叔,关键时刻能向警察叔叔求助以得到有效保护,还要教育孩子们懂得保护自己,学会识别真假警察。家长们也要改变教育方式,不能再用“警察叔叔”来吓唬孩子,避免造成“狼来了”的社会信任危机。

END

文丨左崇年

编辑丨汪垠涛

如果您发现本新闻有虚假不实等问题

欢迎向我们后台留言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