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美育培养计划?
说到美育,审美艺术,真的感到虚无飘渺,离我们的生活好遥远。
但其实,美育已经渗透到我们身边各个角落了。我们家长,哪一个没有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呢,而那些兴趣班,说到底都是对美育的培养。
就拿我来说吧,我觉得我已经算是异类了,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我身边的朋友、孩子幼儿园的小伙伴们,周末不是在兴趣班就是奔波在去兴趣班的路上,而我家宝贝,不是拿着粉笔、石子等,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就是拿着画笔在纸上无规则的画圈圈、直线。
但就是这么不重视,上了小学,也算是机缘巧合下,发现孩子喜欢敲鼓,并且还挺有天分,就给他报了架子鼓,每周只有一节课。到现在坚持了快四年的时间,已经考到八级了。中间孩子也想过放弃,但我的原则是,要么你不开始,既然开始了,就必须坚持到底,所以还在学习。
说实话,我并没有多少艺术细胞,不会绘画不会弹琴,甚至五音不全。因此我一直以为,艺术离我们太远了,孩子应该也没有这方面的DNA吧。让他把架子鼓坚持下来,一是不想让他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二是不希望他将来后悔,毕竟现在的放弃可能是觉得枯燥了,到了一个瓶颈期,再就是为了以后高考能加分吧。
直到听了大V的一节美育课,我才明白,原来,艺术并不遥远,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我们与孩子谈论审美艺术,根本不需要专业的背景;我才知道,我以前对孩子乱涂乱画的纵容,正是保护了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更庆幸当时的自己,没有因为孩子弄的乱且脏而训斥他。
美育培养,我们做对了么
著名画家丰子恺一直以极大的热情呼吁大家要重视儿童美育。他说:
“我无论何等寂寞,何等烦恼,何等忧惧,何等消沉的时候,只要一唱儿时的歌,便有儿时的心出来抚慰我,鼓励我,解除我的寂寞、烦恼、忧惧和消沉,使我回到儿时的健全。”
美育,本该是高尚的,纯粹的,是对人心灵的荡涤,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升华,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说的,它可以解除寂寞、烦恼、忧惧和消沉,可以给人抚慰、鼓励,但我们现在对孩子美育的培养是为了什么呢?
正像我以前想的一样,我们大部分家长,包括我,是为了让孩子以后高考能加分,能多个出路。艺术,已经沦为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我们的孩子在兴趣班里,感受到的不是对艺术纯粹的热爱,而是各种各样的技巧,绘画的技巧,弹琴的技巧,打鼓的技巧等等,唯独缺了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之所以造成现在这样的现状,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因为这种浮躁社会环境,我们变得焦虑,变得急功近利,只盯紧了加分,不想让孩子这么多年的努力白费,反而把艺术的真谛丢弃了
美育培养计划,国家已经重视,我们也要改变心态
刚给孩子报架子鼓时,真的只是因为孩子喜欢。可是随着对这方面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们的心态变化了,由当初的纯粹,变成现在能拿到证书,能在考试中加分,让孩子少一份压力,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幸好,我们国家已经重视起美育这方面的培养,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好的消息,我们真的要改变心态了,把纯粹还给艺术,把艺术还给孩子,让他们能真正的以一种欣赏的姿态,以一种热情的状态,投入艺术的殿堂,拥抱美好,创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