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醒频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怪! 不要再傻傻给孩子喂奶了!
相信不少宝妈都会遇到宝宝夜醒哭闹,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宝妈都以为宝宝饿了想吃奶,有的时候这种做法非但不管用,还会让宝宝哭闹得更厉害,那么宝宝到底为什么夜醒了,各位宝爸宝妈们应该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一、导致宝宝频繁夜醒的原因
1、湿疹
湿疹是小月龄宝宝常见的皮肤疾病,泛红脱皮瘙痒,会给宝宝带来不适。尤其是夜晚的时候,周围环境比较安静,宝宝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对瘙痒的关注度就更加敏感了,于是就会导致宝宝夜晚醒得比较频繁,影响睡眠的持续性。
宝宝出现湿疹问题,及时咨询医生,寻求科学的医疗方法和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不要过分相信所谓的偏方、秘方,宝宝不是白老鼠,可禁不起随便的尝试哦。
2、饥饿
小月龄的宝宝由于胃容量较小,每次喝奶量不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因此通常要2-3个小时醒来喝一次奶。很多妈妈都反映,宝宝在月子期间夜醒频繁,但出了月子,感觉就好很多。因为1个月以后,宝宝的胃容量增大,喝了充足的奶后,排空时间拉长了。
新生儿晚上2-3个小时喝一次奶,这是很正常的,妈妈们无须干涉也无法干涉,按需喂养就好了。耐心的陪伴他慢慢长大。要知道,黑暗过后黎明就不远了。
3、缺乏安全感
小月龄的宝宝从妈妈温暖的子宫里出来,对环境的改变尚未完全适应,缺乏充足的安全感,因此会睡着睡着就醒来,寻找慰藉。
小月龄的宝宝,妈妈可以多抱抱他们,建立信赖感。不要担心宝宝会被抱习惯了,当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安全感,就会安心的入睡了,自然就不会老是粘着妈妈了。
4、排便/尿
现在的宝宝多数都用纸尿裤了,但宝宝在夜晚排尿时还是会有不适感,特别是吸水性不好的纸尿裤会增加宝宝的夜醒。宝宝起尿布疹、泌尿感染也会在夜晚排尿时让宝宝感到疼痛。导致宝宝夜醒频繁,无法睡整觉。
妈妈们给这类敏感宝宝选择纸尿裤,多考虑吸水性好,干爽透气型的,宝宝的睡眠体验会更好哦。
5、惊跳反应
婴儿睡觉惊跳实际上这是一个新生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医学上是一个生理性表现,新生儿出现四肢、身体的无意识抖动,通常被称作惊跳。宝宝的惊跳反应和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属于正常反应,一般在6个月以内均有可能出现。小月龄宝宝经常容易被自己的四肢抖动吓醒,然后哇哇大哭。妈妈们不妨给小月龄的宝宝包上襁褓,包紧紧的感觉会让宝宝睡得更加安稳。
由此可见,宝宝频繁夜醒并不一定都是因为饿。
二、宝宝夜醒怎么办?
如果排除生病或不适造成的夜醒,不要急着喂奶,可做如下处理:
1、婴儿在浅睡眠期出现各种动作时,家长先静静地观察一会儿,婴儿往往能自行再次入睡。如果家长有动作,反而会影响宝宝的正常睡眠。
2、如果婴儿醒来哭闹,确定没有异常情况(如生病、需要换纸尿裤等),可以稍加安抚,让他自己入睡。
3、如果确实饿了,一般安抚是无效的。婴儿会彻底清醒哭闹,头不停扭动,嘴巴不停张开寻找奶头。此时,可以适当喂哺,但是时间不宜太长,不能养成含着奶头睡觉的习惯。婴儿不吸吮时可转动奶头,刺激吸吮,吃饱后可抱起轻轻拍嗝,再放至右侧卧位入睡,防止呛奶。
家有宝宝,接地气的科学孕产育儿经,关注我们,一起做快乐孕妈妈,一起分享养育道路上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