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这4个“信号”, 你要小心了, 说明你的血液出问题了!

2018-06-28 23:17:41 血液,信号,身上

由于现代生活的饮食富余,再加上生活不规律,大部分人年纪轻轻就患上各种毛病,甚至现在90后的一批都开始养生起来了,年轻人如果出现血液粘稠要及时稀释,避免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时间的推移,导致心脑血管性疾病。

身上有这4个“信号”, 你要小心了, 说明你的血液出问题了!

血液黏稠是指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增多,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液流速变慢。高血脂,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以及一些蛋白成分增加,都可能让血液变黏稠。

对一般人而言,即使体检报告显示血液黏稠度升高,也不用过分紧张。因为人体有较强的调节能力,能自动维持血液内环境的平衡,一般不需特别治疗。

而中老年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需要特别注意血液黏度。因为血液黏度升高后,流经一些小血管时容易形成栓子,小血栓如果发展成大血栓,可能发生严重的血管阻塞。

由于当代生活的饮食富余及生活不规律,大部分人在年轻时已经出现血液粘稠的症状,只是没有在意,年轻人如果出现血液粘稠要及时稀释,避免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时间的推移,导致心脑血管性疾病。

身上有这4个“信号”, 你要小心了, 说明你的血液出问题了!

晨起头晕,晚上猛如虎

血液粘度高的人,早晨起来会觉得头晕目眩,没有睡醒后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单脑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身上有这4个“信号”, 你要小心了, 说明你的血液出问题了!

2.午后犯困,下蹲困难

健康成年人午饭后的困倦感,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饭后犯困,如果不休息一会儿,就会浑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这是由于血液黏稠导致的大脑供血不足的现象。

身上有这4个“信号”, 你要小心了, 说明你的血液出问题了!

血稠的人中肥胖者较多,这些人很难蹲着做事,或蹲着干活时胸闷气短。这是因为人下蹲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会减少,如果血液过于黏稠,就会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

3.嘴唇发紫,容易气促

有些人的嘴唇是青紫色的,并且稍微进行体力劳动,就会出现气短等症状。这类人群除了当心血液黏稠,还应注意排查是否同时伴有心血管和肺脏的病变。

身上有这4个“信号”, 你要小心了, 说明你的血液出问题了!

4.现阵发性视力模糊

有些中老年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有暂时性视力模糊的情况。这是因为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吸烟、饮酒、忧虑、兴奋、惊恐等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剧烈运动、高血糖、高血脂也会增加血液的黏度。一般来说,人在早晨时血液黏度升高,上午8时达到最高峰,下午开始下降,午夜至凌晨3时之间最低;外界温度过高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发烧时人体水分丢失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寒冷时尿量的增加也会使其增高。

血液太粘稠,5招能稀释!

第一招:补充水分

每天至少1L白开水,注意是白开水,而不是饮料。很多人血液粘稠是由于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浓缩所致,夏天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喝水可使血液变稀,但要掌握好时机。一般来说,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时、晚间就寝前可喝大约200ml温开水。

第二招:加快稀释

正规的低强度激光治疗仪,通过鼻腔照射可以刺激鼻腔内神经从而引起颅内血循环和全身循环,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达到净化血液、稀释血液的目的。

第三招:戒烟戒酒,每日1两白酒最好

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大量饮酒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

饮少量白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精52度白酒50克为宜,也就是老人常说的每日一两酒,活血精力旺。

而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精要适当减少一些。

第四招:多吃素食,每餐3素1荤最好

心脑血管性疾病多与血液有关,动物富含胆固醇,食过量会使人体发胖,血液有形物质过多,粘稠度高。多吃素食,不仅可以减肥,还能净化血液。将每餐的3荤1素调整为3素1荤吧!

第五招:多运动,每日至少运动30分钟

血液黏稠的人应该多运动,有时间就多走走,动一下,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加快身体代谢,防止血液黏稠。每日保持至少30分钟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等,身体素质好的可以坚持60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