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这4点付出太多, 宝宝反而发育迟缓!
今天小婷带着3个月大的冬冬去医院做儿童保健,结果发现冬冬的脑袋还不能立起来,抬起来几秒钟就很快无力地低下去了,有轻度发育迟缓。
小婷连忙问医生是不是缺钙了,但医生细细检查,并询问过冬冬在家里的情况之后,告诉小婷这是冬冬被抱得太多了!
原来冬冬出生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宠得不行,恨不得一天到晚抱着冬冬,很少让冬冬在床上自由活动,头部控制能力得不到锻炼,发育水平落后也就不奇怪了。
医生还告诉小婷,临床上轻度发育迟缓的孩子,比如抬头晚、不会爬等等,超过5成是大人过度保护造成的!
0-3个月:大人爱不释手,宝宝抬不起头!
宝宝0-1个月的时候,姿势以屈曲为主,因为在妈妈肚子里时就是这个姿势的,这个阶段妈妈应该帮助他维持屈曲的姿势。
在1-3个月之间,可以每天给宝宝进行适当的竖抱和俯卧训练了,有助于宝宝前庭觉的发展。
但是训练时间不能太长,刚刚开始时每次1-2分钟就够了,之后再慢慢延长;锻炼的次数则要根据宝宝的精神状况来定。
3-6个月:宝宝长时间戴手套,小手不会抓握!
秋冬天凉,有些家长太过担心宝宝受凉,以至于从早到晚都给他戴着手套,这对宝宝抓握能力的锻炼是非常不利的。
一般来说,宝宝2-3个月开始有意识抓握自己的小手,并且尝试接触面前的东西。长时间戴手套影响宝宝两手相互抓握,造成精细动作明显落后。
所以大家在室内时就尽量脱下宝宝手套,并经常用玩具来吸引宝宝抓握,训练他的双手技能。
6-8个月:家长过度保护,宝宝不会爬行!
先会爬再学走,是每个宝宝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有些宝宝不会爬行,就已经学会走路。
这往往是家长担心宝宝乱爬,会碰到边边角角,或者担心宝宝在床上爬行掉下来,于是时刻看护,导致宝宝缺少爬行造成的。
可别羡慕那些未爬先走的宝宝,他们往往有偏内八字的情况。
因为宝宝缺乏爬行,脚拇指力量弱,又不懂得脚跟先着地,走路容易晃来晃去,缺乏力量。
所以大家要做的不是限制宝宝爬行,而是营造一个安全的爬行环境。
8-9个月:家长管太严,宝宝的精细动作不过关!
宝宝精细动作的锻炼,需要用到拇指、食指,只有这两个指头能对准,才能拿捏细小物品,对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
但有些家长担心宝宝把细小物品放进嘴里,往往会把这些东西放到宝宝够不着的地方;一旦宝宝接触这东西,就一把夺走!
这样宝宝8、9个月了,拇指、食指还不能准确对起来。
为了防止宝宝误食异物而不让他抓拿小物品,结果耽误精细动作锻炼,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宝宝锻炼精细动作时,做好看护;在没人盯着的时候,再把细小物品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