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孩子惯用的4种方式, 会让孩子性格任性、懦弱! 你家是吗?

2018-01-03 03:18:58 惯用,懦弱,任性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孩子多数由老人帮忙带。2-3岁时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家庭环境、每天接触的家人密切相关。家长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比较娇惯,常常用到以下几种方式。这几种方式对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非常不利,让我们看看老人带孩子惯用的几种方式。

第一种:只要孩子一哭闹,就满足他的要求

老人带孩子往往是只要孩子一哭闹,立马妥协,满足他的要求。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定,只要哭闹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会越来越任性和无理取闹。作为家长不能一味顺从孩子的意愿,当他哭闹的时候,让他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慢慢他就不会再选择这种方式了。

第二种:孩子摔倒或磕碰了就“打地板”“怪桌子”

相信很多老人带孩子时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老人就赶紧用手打地板,说:“都怪它,把我们摔倒了,奶奶帮你打它”。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形成遇到事情责怪他人、推卸责任的毛病,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告诉他解决的办法。可以告诉孩子:“是自己不小心才摔倒的,以后走路的时候要慢慢走”。

第三种: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各种无理要求

当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不管合不合理,统统满足。在这样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会认为只要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满足。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变得脾气暴躁。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孩子懂得规则,不是所有他想要的都会得到满足。

第四种:为了让孩子听话,编各种东西吓唬孩子

很多时候,老人为了让孩子听话,为了让孩子乖乖睡觉,经常会编出一些东西或故事吓唬孩子。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怯懦,甚至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因此,想让孩子听话,一定不要故意吓唬孩子。

孩子的性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格。如果你家老人也存在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沟通,避免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任性、懦弱、不负责任的性格。

你家孩子在老人帮忙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些情况呢?你认为还有哪些不合理的育儿方式,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