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踏青新玩法,去北京这些寺庙拜拜山头?
北京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每个朝代都有新建的庙宇
它们即是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
又是历史文化的汇聚之所
最近几年对古迹保护更加重视
很多庙宇逐渐恢复开放
这个周末
去看看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东城区
01
雍和宫
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位于东城区北新桥北雍和宫大街东侧,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为清朝皇帝雍正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藏传佛教寺院。
雍和宫寺院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雍和门、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绥成殿六个大殿组成七个院落,两侧建有戒台楼、班禅楼、东西配殿及“四学殿”(讲经殿、密宗殿、时论殿、药师殿)。整个建筑布局完整,巍峨壮观,并兼有满汉藏蒙民族特色。
各殿内供有众多的佛像、唐喀,宫内存有大量历史文物,其中有紫檀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佛龛和十八米高的白檩木大佛。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给予这座古寺高度重视,多次拨款进行修缮,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来此视察。1961年雍和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年动乱期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雍和宫得以保护。1981年雍和宫正式对外开放。
地址:东城区雍和宫大街12号
乘车:
1.乘坐地铁2号线、5号线、116路、117路公交车在雍和宫站下车。
2.乘坐13路、684路公交车请在国子监站下车。
3.乘坐特2路、18路、62路、606路、909路、44路、800路、858路公交车请在雍和宫桥东站下车。
02
柏林寺
柏林寺位于东城区戏楼胡同1号,始建於元至正七年(347年),清圣祖曾题额“万古柏林”。柏林寺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南北长190米,东西宽120米,建筑面积8627平方米。
建筑分为三路,主要建筑建于中路,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佛殿和维摩阁,共五进院落,东西两侧各有配殿、廊庑,大雄宝殿内的三世佛塑像和维摩阁内的七尊木制漆金佛像,均系明代旧物。东配殿南北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铸造的交龙钮大铜钟,高2.6米,钟的周围刻满了往生净土神咒,铸造细致精美。
寺内存有珍贵的《龙藏》经版,经版开雕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三年(1738年)完成,今存经版七万八千二百三十块,是我国释藏中现存的唯一木刻经版。东西路另有行宫院、东斋堂和小法堂等建筑。柏林寺保存的《龙藏》经版,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的珍贵文物。柏林寺建筑群规模宏大,主次分明,整齐严谨,建筑体量高大,宏伟壮观,是研究北京元、明、清三朝寺院建筑的实物资料。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乘车:乘坐13路、 684路,到国子监站下
03
通教寺
北京通教寺位于东城区东直门内针线胡同,始建于明代,明朝一位太监创建,到清朝改建为尼寺定名为“通教禅林”。
现在的通教寺拥有山门三间、南北值房各六间、南堂为念佛堂、北堂为五观堂、正殿大雄宝殿、南北寮房,现任主持上思下智法师,常住和挂单尼僧20位、净人4位,碑刻两块、珍藏日本《大正藏》一部,大雄宝殿内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像》闻名遐迩
地址:东直门内北小街针线胡同19号
乘车:地铁东直门站下车,或413、815路公交车
04
智化寺
智化寺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里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5号,始建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原是明朝大太监王振修的家庙,明英宗皇帝御赐寺名“敕建智化寺”匾额,智化寺虽历经500多年的历史,但基本建筑格局保存完好,是现存明代较大的建筑群之一。
智化寺共有三进院落,前院内有钟鼓楼和两座石碑,石碑上记载着智化寺建造过程,鼓楼中的大鼓是北京所有鼓楼中最大的一面,鼓上饰有十二条飞龙,代表十二个月,解放后在鼓楼维修时,将此鼓移到如来殿。二进院有智化殿和东西配殿,智化殿内供奉的是三世佛,在三世佛的背后有一幅明代壁画精品,画的是“地藏菩萨与十府冥王”。三进院是如来殿供奉的是如来佛,如来佛背后有楼梯,上面是万佛阁,阁内密布佛龛内置约九千尊佛像,故称万佛阁。
智化寺的音乐称为京音乐,是王振称职务之便将宫廷音乐引进智化寺,将宫廷音乐、佛教音乐和民间音乐融为一体,形成智化寺的独特风格,有音乐“活化石”之称。现在是北京文博交流馆,是收集北京乃至全国至世界的博物馆信息和资料,展示北京地区所有博物馆的现状。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
乘车:乘坐44、800、750路公交车在雅宝路下车。24、674路公交车禄米仓站下车。
05
黄瓦财神庙
此庙为财神庙,俗称黄瓦财神庙,位于北京的北锣鼓巷南口东侧。该庙始建于明末,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中绘有此庙,据文献记载,原有山门、正殿及配殿,凸出大街,内供财神、土地、药王及鲁班泥塑像。现仅存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
财神庙为道教庙宇,财神有文武之分,文为比干,武为赵公明。据民间传说,此庙原为民间供奉财神的小庙,庙顶原是灰筒瓦。雍正为亲王时路过此庙,曾祈求保佑登上帝位,即位后命换上只有皇宫才可以使用的明黄琉璃瓦以示尊崇。 2005年8月,在鼓楼东大街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中,拆除了财神庙周围的非文物建筑,亮出了大殿,进行了修缮,成为该大街的一处亮点。
地址:北京的北锣鼓巷南口东侧
乘车: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下车。
06
黄寺
黄寺位于安定门外黄寺大街。有东黄寺和西黄寺,故称双黄寺。均以黄琉璃瓦覆盖,红墙苍松,佛塔嵯峨,气势非凡。
东黄寺又名普净禅林,建于清顺东黄寺又名普净禅林,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为治佛脑木汗所建,西黄寺建于顺治九年(1652),达赖喇嘛五世在当年12月来京时住此。顺治十年(1653),达赖刺嘛辞归。乾隆四十五年(1780),班禅额尔德尼六世来京,清高宗指定把五世达赖曾经住过的西黄寺作为他的安禅之所。
西黄寺寺门南向,进门有殿3间,院内有钟、鼓楼各一座。第二进有正殿5间,殿前有东西碑亭2座。雍正元年(1723),蒙古王公铸佛像宝塔送寺供奉。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四十七年(1782)在西黄寺殿后中轴线上,建清净化城,内有白塔一座,塔身刻班禅始末记。
班禅塔周围环绕石栏,前、后各有白石牌坊一座。塔制上下八角形,饰以金顶。塔的4角配以小塔4座,每座塔上通刻佛像。西黄寺坐北朝南,由二进院落组成,占地近一万二千平方米。过去是西藏达赖、班禅进京驻锡的场所。现在是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所在地。
在西黄寺后殿中轴线上,有一座最突出的建筑就是六世班禅衣冠塔,本名“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设在西黄寺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是在十世班禅大师和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倡导下,得到人民政府的支持,于1987年创建的。这是一所培养中国藏传佛教的研究、教学、寺庙管理高级弘法人才的最高学府,也是藏传佛教培养活佛、格西的教育由经院式教学改变为课堂集体教学的历史创举。
地址:安定门外黄寺大街
乘车:123路(金五星百货城-东直门) 黄寺站
西城区
01
广济寺
广济寺又称“弘慈广济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西市路口,是佛教著名古刹之一,中国佛教协会设於此。1983年,广济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寺院坐北朝南建筑布局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殿、圆通殿、多宝殿和舍利阁。西路有讲堂、怀远堂、三学堂等。东路有客堂、云水堂、五观堂等。寺内保存有明代黄檀木雕三世佛及铜铸十八罗汉造像、明版大藏经、乾隆年间巨幅手指画及宝鼎等文物。
清朝初年,恒明法师将广济寺改为律宗道场,在此设立戒坛,开坛传戒。1934年1月8曰,大殿突然起火,延烧殿宇数十间,古玩字画,瓷铜玉器等物,损失无数,所藏《法华经》一百多部,均付之一炬,铁树亦被祸及。
乘车:乘633路(安宁庄东路南口——杨坨)到大觉寺站下车
通州区
01
燃灯塔
燃灯塔位于通州北城,大运河北端西畔。据县志载, 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
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原高48米,围44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此塔距潞河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
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通州,对塔进行破坏;1976年唐山地震受损。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按原色油饰。
地址:通州区北部区域,大运河北端西畔
乘车:928、930、938、312路通州新华大街下车
今日话题
你知道有什么很灵验的寺庙吗?
-END-
同意的请点~
直接与朕工资挂钩哦~
1个大拇指5毛钱!求点求鼓励!
想了解更多 北京本地美食推荐?快关注【北京吃货】
| 文:Nora
| 图文:综合整理自网络,侵删
| 责编:Nora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ygdong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