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爬上窗台说的话, 让老师赞叹后惊心, 教育中的度该如何把握
小乐和小薇几个女同学被隔壁班的班主任冤枉了,情绪很低落,没办法,我只好停下课给几人做思想工作,然而,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
同学们叽叽喳喳的在讨论着事情的始末,一阵很急很重的敲门声突兀的响起。查课校领导推门而入,脸色很难看的质问:“干什么呢?上课时间不上课,吵什么吵?门就开着,赶紧上课!”
我自知理亏不敢理论,学生们却愤愤难平,在校领导走出门的一霎那,一本字典飞向门口,幸好校领导的脚步快,没有看见,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伤害。我正庆幸之际,谁知校领导又返回来了!于是,一场“大战”就此爆发!
“谁刚才干什么呢?那么大声音?你,站起来!是不是你?”他指的是小薇,刚才的字典就是小薇扔的。
“是我!”小薇很干脆的承认了。
“你想干嘛?”校领导脸色难看。
“我冷,想关门!”小薇到底胆子小。
“不准关,就开着,关住门就在里面乱!”校领导态度很坚决。
“那我不穿校服了!”小薇梗着脖子说。
“不穿校服扣班级分数,扣个人学分!”校领导寸步不让。
“那你去给我买药!你自己穿个大厚羽绒服,我们就穿个薄校服,我们不冷?就不会感冒?”小薇这是拗到底了。
“你叫什么名字?打电话叫家长!”校领导愤怒了。
“叫家长!叫家长!你们就会叫家长!刚刚冤枉我,现在又欺负我!不用你叫,我现在就不念了,现在就走,我告诉你,我走了今天晚上就一晚上不回家,看你怎么给我家长交代!”小薇情绪失控了。
“站住!”校领导听出了点苗头,叫住了小薇。
“我就不站住!”小薇拔腿就往门外跑,被门口的校领导堵住,她扭过身,三步并作两步就爬上窗台,一边哭一边嘴里还喊着:“门不让走是吧?那我就从窗户上跳下去,我不活了!”
一群人手忙脚乱的把小薇拉下来之后,校领导妥协了:“要走可以,让你家长过来接!说电话,我给你打!”
“打吧,打吧,等我爸来了,我就告诉我爸,你打我!”小薇在报出一串数字后说道,我明显的看见校领导的脸黑了又黑。站在一旁的我一阵扶额——事情怎么就发展成这样了?
先说校领导,查课是职责所在,很好,很负责任!然而,面对突发情况,还是应该先了解事实情况,再酌情处理。现在的学生不似以前的学生,面对领导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敬畏,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有理有据,他们才会服气。如果只想凭着一股威压就压制学生,是非常不可取的,也会让自己不好下台。
我认为,站在校领导的角度教育学生,这个度应该这样把握:先用领导威压压住学生的脾气,在学生表现出怯懦的时候,再给学生一个倾诉的机会,之后再加以引导合理处理,小薇或许就没有后来的情绪激化了,自己也颜面无损。
再说小薇,小薇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很文静的女生,这次之所以如此激动,我估计是被隔壁班班主任冤枉和被校领导叫家长两件事叠加在一起,才爆发的。其实在一开始面对小薇的反驳,我是高兴加赞叹的(当然,扔字典砸人不对),敢于勇敢的表达,是避免各种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小薇这种比较少言的孩子。但是,后面我就惊心并且很不赞同了——情绪过激,行为“失度”了。更不用说后面威胁的话了。
孩子,用自己的生命威胁别人,是下下策。人生还很长,爱你的人还很多,请把每一次不如意,当做人生的磨砺,风雨过后的彩虹才更加绚烂夺目!
在此也呼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和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双方:请给孩子适当的安排一些挫折教育,让更多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坚韧,让更多的孩子远离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