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岁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 做真正懂自己孩子的父母!

2018-01-05 06:21:19 沟通,孩子,真正

一个孩子从开始上小学,就进入了全新的成长阶段。这也是为什么有幼儿教育和K12教育这样的大分类了。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个孩子将完成多阶段的基础学习。这12年中,孩子会从懵懂幼儿逐渐蜕变成能独立思考、有思维能力的青少年,实现智力、认知能力的大越级;性格也进一步突显,基本人格进一步成型。

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能分别在认知、人格塑造两方面帮助我们,更好、更清楚地理解进入学龄期的孩子。

孩子一天天长大,渐渐成为一个独立个体跟父母进行多方面的“磨合”,了解孩子这段时期独特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学会如何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至关重要的几年,培养学习习惯、锻炼思维能力,以及形成正确的三观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父母们细细读完,加上您自己的思考,在生活中观察孩子,找到最合适的相处方式和教育方法。

小学一年级

认知特征

开始逐步形成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特征

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一时可能难以适应;

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很难做到专心听讲;

特别信任、依赖老师。

沟通重点

多了解孩子在学校感到不习惯的地方,针对性引导他做出相应的转变。

此阶段,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愉快地学习。

孩子对一切知识好奇的时候耐心回答“十万个为什么”,注意保持孩子求知的积极性。

小学二年级

认知特征

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

心理特征

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

自控力待加强。

沟通重点

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

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家长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

应加强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孩子自控力不足时,注意不要过分批评,以不打消孩子自信的方式,辅助以鼓励的方法进行培养和教育。

小学三年级

认知特征

孩子普遍会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