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骂只会让孩子自暴自弃

2018-01-25 11:07:56 自暴自弃,辱骂,只会

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有些父母对孩子在物质方面的要求给予了充分的满足,却对孩子表现得不够理解和尊重。一旦发现孩子做了错事,就破口大骂“你这个笨蛋”、“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就知道吃”等等。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马上火冒三丈,“真没用!你考得太糟糕了”、“以后你还有什么出息”等难听的话接踵而至。父母对孩子的辱骂、斥责,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更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使孩子变得自暴自弃起来。

“59分,这也太让人失望了吧!想当年,爸爸妈妈都很聪明,你怎么这么笨呢?左邻右舍的孩子学习成绩顶呱呱,就你这么笨?”妈妈大声叫嚷道,“你真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学习成绩不好,还经常给我惹麻烦,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学,谁知你一点都不争气,才考这么点分……”

听着妈妈的话,睿睿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妈妈不耐烦地说:“哭,哭,有什么好哭的,顽皮的时候摔得头破血流都不见你哭,考这么一点你还好意思哭?”

孩子成绩不好,并不能说明孩子脑子笨,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或比较贪玩,才致使学习成绩总是不那么理想。然而,不少父母经常会责怪孩子是“大笨蛋”、“傻瓜”、“草包”,类似的词语对孩子都是一种侮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怀疑自己或许真的很笨,然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我笨,再怎么努力学习也是徒劳,干脆不学算了”。因此,对待所谓的“笨”孩子,父母一定不要辱骂,否则只会让孩子自暴自弃。

心理学家告诫人们,当孩子犯错时辱骂孩子,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容易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敌视和逆反心理,处处与父母作对。凡受过“言语侮辱”、“精神虐待”的孩子,成年后会有较多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及个性弱点,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弱,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因为对孩子心灵的伤害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对孩子造成的侮辱远比“体罚”的后果严重。

余斌是一个不服输的孩子,一次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矛盾,对方侮辱余斌,这让余斌非常恼怒,于是把同学的鼻子打伤了。两天后,余斌的父亲被叫到了学校。晚上余斌放学回来,父亲什么都没说,把余斌狠狠抽了一顿,并指着大门吼道:“你这个让人失望的家伙,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管你了!”

余斌真的“滚”了!不过很快又被父亲揪回来,又是一顿揍……

经常遭到父母辱骂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常常惶恐不安。他们在父母的辱骂声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学会满口污言秽语,并经常用来谩骂别人,他们会变得冷漠、粗鲁而不怀好意。

经常遭到父母辱骂,父母的威力在孩子心中会逐渐减弱,因为父母虽然声色俱厉地说“再这样,我宰了你”、“你马上给我滚”之类的话,但并没有那么做。当孩子渐渐摸清了父母的威胁只是一种吓唬时,就不会感到恐惧,甚至不以为然。父母骂得再难听孩子也会我行我素,这时父母的威信已扫地,再也无计可施。

如果孩子被骂皮了,他会觉得什么都无所谓,继而丧失羞耻心,教育他就更难了。因为孩子的自尊、灵性和宝贵的想象力一旦被摧毁,就很难再次重建。那些斥责侮辱性的话语,对孩子是一种精神威胁,甚至会摧毁他们做人的勇气,结果只会断送孩子的前程。

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这样既能使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又能让父母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为下一步的“对症下药”提供有效的保证。

此外,父母还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谈。交谈时,要保持亲切、真诚和自然的态度,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怀和爱护,继而向父母敞开心扉,乐意接受父母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