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孩子说这个词, 你能明白他在求助吗

2018-01-28 18:29:53 求助,听到,明白

朋友给我讲过一段,他早点做心理咨询的故事。一个妈妈带儿子来做心理咨询。原因是,孩子太叛逆,说什么都不听。那时候很多的父母有一个观念。就是孩子不听话,绝对是孩子的问题。所以他们找咨询师的原因,也不是真想解决问题。而是希望多一个权威,帮助他们驯服孩子。

孩子和妈妈见到咨询室以后,妈妈说了很多话,孩子却一言不发,眼睛就盯着地板。听妈妈说完,咨询师说,我已经大致了解了情况,现在,我可以单独和孩子谈谈吗?朋友回忆说,那次咨询的很多细节记不太清楚了。但有一个细节,他记得特别清楚。每当谈到母亲,孩子就会说。反正我说什么他都不听。反正什么都是我的错。反正他觉得我什么都不好。孩子的这几句话一直记在他心里。尤其是那三个反正。

后来她做咨询的时候会特别留意,反正这两个字。他发现,那些被父母称为叛逆的孩子,最喜欢说这两个字。此外,在冲突,很多的家庭当中,每一个家庭成员也都会常常说这两个字。那么,反正这个词到底代表了一种什么心理呢?反正他出现,代表一个人,期待另一个人做一些事儿,但是,却得不到,这样的经验。你们会在期待落空的时候,感觉到难过,或者感觉到受伤害。有过这种经历的人,为了不让自己再受伤害,不再感到难过。所以他会逐渐的放弃自己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对自己期待的那个人说反正。这不是一种对抗,而是一种求助。他希望对方能够帮助自己减少伤害。

当然,没有一个父母能够随时随地地满足孩子的期待。但是,如果孩子经常说这句话,我们就应该去反思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那就是,为什么孩子对我有这些期待呢?是否在过往的经历中,他曾经被满足过,但现在父母却不再这么做了。又或者,他在和别的孩子对比当中发现,别的孩子的父母会满足孩子的这种期待。但自己的父母却不会。这种对比,让他的心里有了落差。为了不让自己那么难过,他干脆就不断的用反正这个词,降低自己未来的期待来保证自己不再受到伤害,不再受到太多的伤害。

当一个人常常用这个词,和父母沟通的时候,也预示着,她会渐渐地减少和父母的交流。因为,人会渐渐地在心里上疏远那些总让自己失望的人,总是让自己受伤的人。而父母呢,就会错误的以为,孩子是开始叛逆了。那么,如果孩子总是对你说这两个字我们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将这句话的潜台词翻译出来。别说孩子说反正你不会怎样怎样。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期待,你可以怎样,我期待着你会怎么样?反正你不会听我说。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期待,你可以听我说一说,我期待着你会听我说一说。反正你觉得我什么都不如别人。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期待你能够觉得我比别人好。反正什么都是我的错。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期待你可以不要觉得什么都是我的错。

所以应对反正的第一步,就是要看到,反正背后的期待。感受到说反正这句话的人,她内心失望的感觉,以及他害怕受到伤害的恐惧。

我们第二步要做的就是要告诉孩子,自己看到了他的期待。但孩子说反正你不会听我说。我们就可以告诉他,我知道,你一直希望我好好听你说话,听听你的观点,你的想法。过去是我疏忽了。但是现在我会坐下来好好听你说。当然,我们不可能满足孩子的每一个期待,而孩子的期待呢,也未必都是合理的。但不管能不能够满足,我们都要让对方知道,我明白,你对我有什么期待。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说,我知道你希望我做什么,什么我现在做不到,或者说我不能答应你,是因为什么什么。今天我们做不到,但是,如果孩子知道,我们其实明白了他心里的期待,孩子就会得到一份安慰,再加上我们解释了原因。那即便期待没有得到满足,孩子也未必就会感觉到受伤害。因为人最怕的是关系当中,另外一方看不到自己。而不是对方是否能够时时刻刻的满足自己。

对一个人说,反正的人,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这个行为呢?如果你常对一个人说反正。那说明你对这个人有很多的期待。但也知道她不会去满足。这可能预示着你们的关系已经出现了障碍。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反思一下,你的这些期待是如何出现的?是你看到别人都会这么做,而对方却不愿意做。还是对方曾经满足过你,但是现在却不愿意再满足了。

第二,你需要反思自己是否有明确表达过自己的期待。而对方呢,也是否非常清楚你的期待。有些人会以为,对方什么都知道。但实际上呢,对方可能一无所知。这样就造成了一些隐藏的误解。

那第三呢,就是你的期待合理吗?是在对方能力范围之内的期待吗?如果对方没有能力实现你的期待,他很可能无法给予回应。所以呢,我们就好好的分析一下自己,期待和反正形成的原因。

最后还要说一点就是期待,永远是掌握在别人手中的遥控器。如果什么事情都期待别人去完成去满足,你的人生就会被别人操控了。如果一个人总是频繁的在生活当中运用到反正这个词,也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是否应该收回一部分的期待。将这些期待,留给自己去实现。这样,你在所有的关系当中,就会少很多的失望,耳朵很多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