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 除了教他“打回去”, 还能这么做……

2018-01-28 13:02:38 教他,回去,欺负

近日,有家长在微信上问小A老师:“当自己孩子被无缘无故欺负了,是不是应该教育孩子打回去?”我们先来看一下具体问题:

该家长无奈道:“女儿认真跟我说,她已经拼命跑了,也没有还手!那时她的眼神紧张又有点害怕,我觉得她在那个刹那更多的是怕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怕我批评她,而不是怕被欺负,看得我有点心疼。现在我开始反思了,可能真的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

孩子之间的玩闹容易被忘记,父母的批评或者鼓励更加让她记忆深刻。孩子被欺负,家长应该怎么处理?有想过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吗?下面,我们总结了孩子被欺负时不一样的态度带来的不同结局。

1、睿智型家长

态度: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是非常正常的,我会适当放手让孩子去解决,让他学会应对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孩子解决不了,我再干预也不迟。提前教会孩子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最重要,至于是不是还回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观察好别人的习惯和脾气,尽量避其锋芒,也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

结局:孩子学会协调关系,解决冲突,保护自己。

2、理智型家长

态度:孩子被欺负,我会心疼。我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被别人欺负了,其实可能会有很多的原因,因为有时候孩子之间的摩擦是说不清楚的,所以,不能一味断定只要挨打了就是怨别人。

如果孩子有错,我会让他先主动为自己做错的部分道歉,再告诉他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是其他孩子错了,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先引导他原谅,让他明白宽容别人的过错是一种美德。我也会告诉孩子学会弹性处理,如果出现被欺负的时候,先警告,不行的话,还以颜色,对方得寸进尺,我们坚决反击。

结局:孩子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3、奇葩型家长

态度:我家孩子被谁欺负的,快点给我站出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不问缘由对错,不管三七二十一,走过去就要动手,不然就是找老师或者家长告状。

结局:孩子失去了友情,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4、读者意见

@林林和:只有偷懒的父母,才会用一句简单的“打回去”作为解决方案,告诉孩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是父母真正该做的。

@陈妈妈:我小孩以前也经常会被别的小孩欺负,可能是我教的太文了,只会捂着头哭。有一次,正好我老公看见了,就对儿子说:别人打你哪,你就打回哪儿,个子比你高,你就踢回去,打不过,你就跑。没事,有爸妈呢!儿子害羞的笑了。我有点急了,说你怎么能这么教孩子呢?不给孩子教野蛮了吗?我老公慢悠悠的说:要是他长到十几岁,都被人打了不敢还手,你哭都来不及。我认真想想,所言甚是!这个社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讲道理的,也不是所有小孩都有讲道理的家长。

@一多:我只知道,有那么些孩子,就是欠其他家的孩子来教育。在不同年纪,都该有不同的捍卫自己的方式。在那能力不足以以理服人的年纪,孩子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捍卫自己。如果连这最原始的权力都从孩子身上剥夺去,恐怕长大成人后会失去捍卫自己的能力。打人固然不对,但受人欺负却无动于衷,那更不对。

@喜羊羊的妹妹:其实不论打不打回去,核心是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不主动打人,但挨打了一定要立即打回去,哪怕力气很小,重要的是反抗意识,让对方知道“我是会还手的。”家有男孩,12岁。我经常告诉我的孩子,敢欺负你的,很多都是纸老虎,如果你不怕受伤去反击,你反而不会继续受伤,哪怕你打输了,起码也敌伤八百了,就是告诉别人欺压你是要付出成本的。反而别人看到你唯唯诺诺,0成本代价,才会肆无忌惮地欺压你。

5、小A总结

在常人眼里,孩子间的冲突是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在家长眼里,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人欺负总是滋味不好受的。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在被他人欺负时的一些应对之策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智成长与性格培养。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避免被欺负,可以尝试以下招数。

招数一:

让孩子坚强反击。对方如果经常挑衅,要教会小孩子不要懦弱,一定要勇敢地面对这一切,敢于讲道理,甚至是反击对方。

招数二: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让孩子知道防范,世界并不是完全美好的,引导孩子在不利环境中寻求帮助。总之,让孩子明白,尽量不要让自己处于不利环境;当置身在不利环境中时不能坐以待毙,要有所作为减少自己的损失。

招数三:

让孩子自己解决纠纷。当孩子遇到问题是,让他自己解决,可能会令孩子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所以,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如果孩子被欺负,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人际关系”,学着适应怎么与其他人相处。

看完这些网友评论

不知道你怎么看呢?

你有没有被欺负过?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负了,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