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饱不等于吃得好, 孩子有一种饥饿叫“隐性饥饿”!

2018-07-31 15:45:04 饥饿,吃得饱,隐性

在我们身边存在一种现象,80、90后家庭养育孩子,若老人不在身边帮忙带孩子,下班回家很少做饭,会选择点外卖、或者带着孩子外面吃。若老人在身边,呵护着孩子外出就餐的几率下降很多。久而久之,这种不好的生活习惯很容易造成孩子微量元素不足。

吃得饱不等于吃得好, 孩子有一种饥饿叫“隐性饥饿”!

还有另一种现象,孩子挑食、偏食。孩子的饮食习惯普遍重口味,偏油腻、甜食、盐味重,以及垃圾食品,而且这些食品孩子特喜欢,反而自家做的营养丰富的饭菜孩子不喜欢。

再者,就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尽管蔬菜、水果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但吸收率和转化率低。动物肝脏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却不宜多吃。

再者就是,食品过度加工,吃粗粮少,也会造成特定的营养素缺乏。

吃得饱不等于吃得好, 孩子有一种饥饿叫“隐性饥饿”!

上面这些常见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也就是说孩子吃饱了,并不意味着营养均衡,膳食搭配合理。换而言之,胃饱了,但身体并没有饱;这种情况称为“隐性饥饿”。孩子若要保证健康的身体,需要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等;同时还需要16种矿物元素,比如锌、碘、铁、硒等;以及叶酸、维生素A、E等必须微量元素。若这些微量元素长期摄入不足,孩子会出现发育不全、体力下降等健康问题,甚至疾病。

儿童、青少年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是大脑、身体发育旺盛和迅速的时期。孩子的智力发育需要的是锌、铁、维生素A。骨骼发育需要的是:钙、维生素A、维生素D、锌。贫血:铁、维生素C。维生素C的摄入量表面上不低,但膳食中的维生素C很不稳定,贮存和烹饪过程中,都会损伤,这些都需要补充。

吃得饱不等于吃得好, 孩子有一种饥饿叫“隐性饥饿”!

孩子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表现的症状:

1、视力差、眼睛怕光、干涩:缺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硒。

2、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缺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

3、牙龈出血、流鼻血:缺维生素C。

4、面黄肌瘦:缺锌、铁、叶酸。

5、舌头紫红、嘴角烂:缺维生素B2、维生素B6。

6、贫血、面色苍白:缺维生素B6、铁、叶酸。

7、厌食、偏食:缺锌、钙、铁、维生素B1。

8、虚汗、盗汗:缺铁、钙、维生素D。

9、易感冒、抵抗力差:缺维生素A、铁、锌、硒。

10、多动、烦躁不安:缺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

11、个子长不高:缺钙、锌、维生素A。

12、发育迟缓:缺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锌、叶酸、铁。

13、罗圈腿:缺维生素A、维生素D、钙。

孩子到底怎么吃才健康呢?

最简单的是:孩子每天保证谷物、蛋白质、蔬菜、水果、乳制品。

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每天足够的户外运动,这样孩子才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