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国库银子太多装不下了,咋办?皇帝皱眉回8字,成治国良方
导语:尚书:国库银子太多装不下了,咋办?皇帝皱眉回8字,成治国良方
中国几千的年的历史,如果从秦始皇来算的话,光是大一统的皇帝就有数百位。人数这么多能让普通人记住的就那么几个,简单几个字就可以概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能深入老百姓心中的皇帝,应该是康熙、乾隆,因为关于清朝电视剧太多。
中国有个朝代非常短暂,开国皇帝也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相比较下他的儿子反而更出名,这位皇帝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杨坚凭一己之力,在2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开皇盛世,而且是在战乱后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从他开始中国有了三省六部,延续千年成为管理中国的高效运营方式,后代一直效仿。从他开始中国有了科举制度,延续千年成了无数寒门士子鲤鱼跃龙门的唯一途径。在登基的10年时间里,先后灭陈、西凉、及南方势力一扫天下统一中国。
中国人评价皇帝,讲究文治武功,隋文帝杨坚身兼两者且皆有不世之功。称他为千古一帝才是名副其实。强汉时期北部有匈奴,盛隋时期北方也有虎视眈眈的突厥,杨坚快刀斩乱麻将突厥迅速平定,被突厥人尊称为天圣可汗。甚至发出了“千秋万世,常为隋典羊马也”的感叹。
公元592年的时候,财政部门的一把手尚书大人慌忙报告了一个大问题,用现代话翻译过来就是国库已经爆满了,没地方装,甚至堆积到了走廊里,该咋办?隋文帝听后也是发愁,都大肆的减少税收了,但凡是有功之士,从不吝啬赏赐,怎么还是积攒了这么多东西。
隋文帝皱着眉头来回走动,最后一拍脑袋说了8字“宁积于人,无藏府库。”众臣听后泪目。很好理解,也就是常说的藏富于民。宁愿将财富粮食藏在百姓的家中,也不要白白的堆积在国库中,这个观念非常超前,至今都有借鉴意义,现在很多国家实行的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是治国良方。
于是隋文帝大手一挥,下旨继续减掉税收,仿佛咆哮着“我的子民们,赶快富裕起来吧。”可惜的是这位皇帝英明一世,最后在几个人糊弄下,选了一个错误的继承人,不过也不能怪他。杨广登基后,靠着自己父亲留下来的财富大肆挥霍。如果不是杨坚的积累,他也开凿不了大运河,家当还没败光的时候就激起了天下人的反抗,最后隋朝也走向了覆灭。你们怎么看?喜欢的朋友帮忙点个赞,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
隋朝在杨坚经营十年的时间里人口得到飞速发展,隋朝也进入了盛世阶段。当时隋朝国库充盈,全国各地设置的粮仓都是爆满状态,后来有人曾评价隋文帝留下来的粮食,足够百姓们吃上几十年。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