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到底有多惨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计划西进北上,与湘西的红2、红6军团会师。在接连突破了国民党军设立的三道封锁线之后,中央红军主力接近了湘江。蒋介石看出了红军企图渡过湘江后,调集了25个师约30余万兵力,开始对红军围追堵截,妄图把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
当时的情形是,湘军、桂军在两侧夹击红军,中央军与粤军尾击红军,敌几路大军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大口袋,并加速自东向西收缩,逼迫红军与其在湘江以东决战。看出了蒋介石的企图之后,红军于11月14日发布动员令,要求部队迅速摆脱尾追之敌,尽快向湘江行进,力争在敌人合围前渡过湘江。一时间,湘江战役一触即发。
11月28日至12月1日,这4个昼夜可谓是关系红军生死攸关的最严峻的时刻,期间,共发生了三场血战,即灌阳新芋阻击战、兴安界首光华铺阻击战以及全州觉山铺阻击战,所谓的湘江战役,主要发生在这三处战场。
新芋阻击战。11月28日,战斗正式打响,红3军团第5师死守阵地,与桂军2个师又7个团血战3个昼夜,至30日下午完成阻击任务,开始撤离阵地。此战,参战的红5师原有3000多人,一仗下来仅剩1000余人,红5师参谋长胡震、第14团团长黄冕昌,以及副团长、参谋长等牺牲了。第15团团长、政委都身负重伤,营以下干部大部分牺牲。
觉山铺阻击战。于29日打响,此战是湘江战役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场血战。红1军团第2师第4团、第5团,以及红1师第1团,在此阻击湘军3个师的进攻。湘军在数架飞机的掩护下,向红军阵地发起了多次猛攻,工事大部被毁,红军伤亡惨重,但仍无一人后退。第5团政委易荡平受伤,为避免被俘,毅然开枪自尽。第4、第5团伤亡殆尽,剩余官兵与红1军团主力撤至珠兰铺、白沙一线,构筑起了第二道防线,继续阻击敌军,直到任务完成才撤下阵地。此战,湘军伤亡在1万人以上,红军伤亡6000多人。
光华铺阻击战。于29日打响,红3军团第4师在此奋勇抗击桂军4个团的猛烈进攻,彭总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战至30日,界首渡口在反复易手达数次之后,被红军牢牢控制,但第10团团长沈述清,以及接任团长的师参谋长杜中美相继牺牲。12月1日,完成新芋阻击任务的红5师主力赶到,与红4师一起击败了敌人数次进攻,直到中央纵队全部渡江,才撤离了阵地。
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仍有两支部队滞留在湘江以东,一支是负责掩护红8军团过江的红3军团第6师18团,另一支是担任红军总后卫的红5军团第34师。红18团遭数倍于己的敌军包围,最终几乎全部壮烈牺牲。红34师亦陷重围,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受伤被俘,后断肠自尽。
湘江一役后,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是一次严重的失利。但血的教训深刻警醒和教育了我党和红军,使得我党更加成熟,也磨炼和锻造了广大红军指战员的意志和精神,铸就了永不磨灭的军魂,使得红军成为了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