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一百六十年,曾经差点被找到的“石达开宝藏”之谜
“张献忠千船沉银”处发掘现场
2018年10月20日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结束,总计出水文物12000余件,“张献忠千船沉银”的传说被证实确有其事,流传数百年的童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的“寻银诀”也并非子虚乌有。
“张献忠千船沉银”处发掘出的“金印”
今天小编在给您讲讲“石达开宝藏”之谜。
石达开雕像
太平天国的主要将领,天王---石达开、绰号“石敢当”,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之一,十六岁出山,十九岁统领千军,二十岁被封为“翼王” 屡立战功,,三十二岁被清军凌迟于成都却未哼一声。一生传奇故事流传至今,其中最为后人念念不忘的就是大渡河藏宝一说。
石达开入川处
相传太平天国末期,洪秀全听信谗言,石达开被逼离开南京准备夺取四川成都,后被曾国藩湘军围困于大渡河,有记载石达开率军出走时曾带走了大批金银财宝,并在大渡河战败前夕,见形势不妙,为防止“家底”落入敌手,情急之下在大渡河一隐蔽处把军中大量金银藏了起来,以便渡过此劫好东山再起,在与清军苦战数日后,为保将士性命,石达开只身前往清军大营议和,条件是放过手下兵卒,自己任凭发落,可清政府背信弃义,将石达开押往成都凌迟处死
清末忠臣曾国藩
其余人等全部斩杀于大渡河边不久曾国藩听部下密报,四川民间有“石达开宝藏”传闻,经过多方打探确有此事但不知藏在何处。曾国藩后悔当初将石达开一干人等全部斩杀未留过口,并指派下属领兵,多次在大渡河交战处打捞、搜山,可均无功而返,“石达开宝藏”之谜就从此传开,以至于后世几代人至今还在苦苦的寻找这笔宝藏,但石达开的宝藏真的存在吗?!四川民间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的八字隐语,相传这八个字就出自一张藏宝图中,其中深意却无人知晓。
出川 抗日名将刘湘
话说1937年四川大旱闹饥荒,时任四川主席的刘湘为解百姓之苦,曾秘密派遣了数千名工兵去大渡河古战场附近勘探,传闻已经有了眉目,已经把范围圈定在十几平方公里内,可此时四川开始盛传刘湘有反蒋之心,正在四处筹集军费并寻找“石达开宝藏”的下落,弄得刘湘只能对此事作罢并亲自赴南京面见蒋委员长解释,委员长大悦,亲自责成南京政府拨款一千两百余万元,赈济四川旱灾。
川军团纪念碑
数月后,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二天刘湘带重病向蒋介石请命出川抗战,1937年10月15日,率领川军团奔赴抗日前线。在抗战前线病发吐血,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死前刘湘绝笔电令全军将士:“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日军一日不退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此后川军将士前赴后继名震天下,四川儿女一心抗战,便再没听说有人寻宝的事情传出。
重庆市南川市山王坪
另有传闻说,“”石达开宝藏”并不在大渡河古战场周围,而是在重庆市南川市山王坪附近,当地流传着,宝藏以“太平山”为标记。而“太平山”并不指的是一座山,当时石达开把宝藏藏好后,命令部下连夜找来石匠在藏宝地旁不远处的悬崖壁上凿出了“太平山”三个大字,石匠不知何意,以为将军只是“到此一游”留个念想而已,完工便拿钱走人了。直到今天,山王坪周围的老百姓,一直都流传着这个传说:找到了“太平山”三个字,就能找到石达开藏宝的所在之处。
“张献忠千船沉银”处发掘出的元宝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没人找到刻有“太平山”的崖壁,石达开藏宝之谜还等着有心人去解开。
“张献忠千船沉银”处发掘出的金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