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第三天,婆婆对我说:你做饭这么难吃,以后怎么伺候一家人?
我到现在还能清楚记得自己出嫁时的情景。那天,本来说好了大喜的日子,大家都不要哭,可当我真的要坐进前来迎亲的婚车时,母亲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拉着我的手不放,泪水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好像这一松手,母女俩就会生离死别,再也见不到面。父亲虽然没有哭,但眼圈也是红红的。
我的两个哥哥也是非常的难过,但他们毕竟年轻,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俩在一旁不停地劝慰着父亲和母亲,说三妹过几天就会回家来看望的。我老公在一旁一再的拍着胸脯向他们保证说:“爸妈,你们就放心吧,她嫁过去后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不让她受一丁点儿的委屈。”
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母亲才止住了哭声,松开了我的手。婚车缓缓地开动,载着我离开了这个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
望着渐渐远去的亲人们,我也有些伤心,但看到一直疼爱我的老公在身边,我的心里又踏实了许多。
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从小就受到父母和哥哥们的疼爱。虽然我生活在农村,但说实话,父母一直有些偏爱我,有了什么好东西都会留给我这个女儿,好吃的不断,也常有新衣服穿,更是没有打骂过。
我的俩哥哥对此一点都不嫉妒,他们对我这个妹妹同样也是非常的关爱,事事让着,从不和我计较什么,在外面还处处维护着我。
可以说,我是在父母和哥哥们的关爱下长大的,几乎没受过什么委屈,是一家人手心里的宝。
后来,我在城里打工时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是城里人,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下面还有个未出嫁的妹妹。他的父亲早年病故了,家里还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奶奶。老公在一家企业上班,收入虽然不高,但他忠厚老实,踏实肯干。我也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选择嫁给了他。
结婚前,我见过婆婆两次,总体上她对我还是比较热情的,但就是感觉她似乎有些瞧不上我,在我面前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说起话来还一口一个“你们农村人怎样怎样”,反正我在她的面前有些不舒服,甚至还有点儿怕。
但老公一再安慰我说,他母亲就是那样一个人,刀子嘴豆腐心,时间长了就会慢慢适应的。
我一想也是,只要自己能够主动和婆婆搞好关系,她也一定会善待我的,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所以,我对自己未来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
由于老公家买不起新房,所以,婚后我们和婆婆住在了一起。
其实他们家真不算大,一百平的三居室,婆婆住在向阳的主卧,我和老公住一间南面的客卧,剩下的一间是小姑子和常年有病的奶奶一起居住。
一开始,蜗居在这样狭小的空间,我还真有些不适应,这和我老家的宽宅大院相比,简直差远了。但我没敢吱声,心想既然嫁过来了就应该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结婚后的前两天,婆婆对我很不错,什么都不让干,叮嘱我好好休息。但到了第三天,婆婆却告诉我从今天开始要做饭,收拾家务。因为我的心里有准备,所以也没多想什么,就接过婆婆递过来的围裙走进厨房去做饭。
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我终于按照婆婆的要求做出了四菜一汤,摆在餐桌上后,我还觉得挺有成就感。因为我在自己的家里是很少进厨房做饭的,父母心疼我,一直还把我当成未长大的孩子。
可当一家人坐下来吃饭时,婆婆的脸色变了。她尝了我做的饭菜后,皱着眉头一脸不高兴的说:“你做的饭怎么这么难吃?以后怎么伺候一家人?”
说完,还用一种极不满意和不屑的眼光盯着我。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因为平时在家的确很少做饭,这次我已经是尽力了,可婆婆还是不如意。在婆婆的印象中,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是应该能吃苦耐劳,什么都能干的,更何况是做饭?
那顿饭,婆婆只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看来她对我这个刚进门的儿媳妇不太满意。
接下来,婆婆让我跟着她学做饭,一步步必须按照她的要求做,她是一边教我,一边埋怨我怎么那么笨。我不敢和她顶嘴,因为老公告诉我一定要忍耐,习惯了就好了。
如今,一家人的饭菜都是由我来做,婆婆只负责买菜,每天列出菜单交给我,有了时间还让我帮着照看家里的老奶奶。她说你能嫁到城里来是有福气的,在这个家里就应该要有农村人的那股勤快劲。
而我的老公和小姑子是很少干活的,他们每天在家的任务就是吃饭睡觉,玩手机,婆婆舍不得让他们动一动。
时间长了,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是种什么滋味。我在自己的娘家是个人人疼爱的宝贝女儿,谁知出嫁后却成了老公家长期免费的佣人。老公不是答应要照顾好我,不让我受一点委屈吗?这个承诺,他那么快就忘了吗?
我是个家庭观念很强的女人,既然结了婚还是要好好过下去的,只是,我多么希望老公和婆婆对我能多一些关心和理解,哪怕平时有一句温暖体贴的话语,我也是会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