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次哭闹我都不理他, 让他哭个够”, 这样的孩子让人心疼
文|文儿
有阵子我们几位妈妈聚在一起聊孩子。其中一个说,我家孩子动不动就哭,一用重话说她她就哭个不停,想要东西我们不给了也哭,真不知道她哪有这么多眼泪。
另一位妈妈说,你这一看明显就是太惯孩子。我家孩子我从来不惯,每次哭闹我都不理他,就让他哭个够,不过也奇怪,怎么他还是遇到事情就哭?
说实话,听到第二位妈妈的回答时,我还是蛮心疼她家孩子的。虽然说她家孩子跟乐乐差不多年龄,也有快四岁了,哭闹时估计“控制家长”的成分也有,但每次哭闹都不理孩子,这样的反应显得有点过于“绝情”了。
相信不少家长面对孩子的哭闹都很头疼。孩子哭了到底该不该哄,哄了会不会娇惯孩子,反而被孩子“利用”?要知道现在的孩子聪明着呢,最擅长用哭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了。要么就不理他,让他坐一边哭?可如果孩子哭是真的委屈呢,放任不理会不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其实,想要正确应对孩子的哭闹,先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哭。
首先要说明,一岁内的孩子,还没有学会用哭去“控制”大人,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哭了大人一定要及时回应,哪怕是温柔地抱着呢,千万不要撒手不管,名曰“锻炼”,反而破坏孩子跟你的依恋关系,损害安全感的建立。
一岁以上的孩子,慢慢有了自我意识,开始知道用“哭”来达到一些目的了。但是还需要区别对待。
有的哭是为了宣泄情绪,家长别阻止
有些孩子早上起来就哭,被称为“起床气”,像这类哭就是孩子还没过渡到清醒状态,觉得不舒服而哭。这样的哭家长可抱着他由他发泄,等他哭声小了之后问他,是不是很难过,帮孩子命名他刚才经历的情绪,这样孩子慢慢就开始了解自己的情绪了。
有的哭是为了达到目的
如果孩子一边哭一边扭头看你,知道你在看他就哭得更大声,这种毫无疑问是为了通过哭达到目的。这样的哭可别迁就。可以情绪平静地告诉他“我不会妥协的,等你哭完了来找我”,接着在他的视线范围内忙自己的事情,让他知道这样哭没有效果,他以后自然就不哭了。
这种情况最忌讳的是,家长一开始放任他哭,等到觉得孩子哭声太大了过意不去,就过去安慰或者妥协。以后你会发现,孩子会哭得比以前更厉害。就是因为他知道能用“哭”来威胁你,哪怕你一时不理,只要他哭得够狠就能“制服”你。
你家孩子哭了,你是怎么应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