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该如何平稳过冬? 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2018-01-04 12:45:29 过冬,平稳,患者

冬季来临,随着气温的下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开始了“过山车”式的波动。有数据证明,冬季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要比夏季高12mmHg/6mmHg,且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上升1.3mmHg,舒张压则上升0.36mmHg。高血压病程长的患者和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冬季可能会因血压波动过大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意外或急性心肌梗死。

冬季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是个“不安分”的季节,但若能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够平稳过冬。那么,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环节呢?

注意保暖

冬季昼夜温差大,全身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而剧烈收缩,使血压升高,诱发大血管斑块脱落,引发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因此,冬季保暖对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对于暴露在外的头部和颈部血管要格外注意御寒,口罩、围巾、帽子等可以称得上是保护血管的“神器”。

饮食清淡

冬令进补无可厚非,但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要避免高盐和高脂的饮食方式,不然会增加体内的水钠潴留。另外,高脂、高蛋白的饮食会增加血液粘稠度。若同时还大量饮酒和吸烟,多种危险因子的叠加,会加重血压的升高。

稳定情绪

冬季寒潮来临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尤其敏感,很多患者会因此开始焦虑不安。其实,人体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调节能力有所下降,但一般也能够在3~5天内自行调整,患者不必过度担忧。若血压居高不下的情况维持超过一周,患者就应该及时前往高血压专科门诊就诊,并根据医嘱调整降压药物。

合理锻炼

冬季,高血压患者户外锻炼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将户外锻炼改成室内锻炼,进行太极拳、广播操等运动。

调整药物

针对高血压病程长和老年收缩性高血压患者,冬季降压药物的选择以钙拮抗剂、利尿剂、ACEI或ARB类复方制剂、β受体阻滞剂(缓释剂型)为首选,必要时可联合血管扩张剂和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另外,降压幅度不宜过大,否则舒张压过低会造成心、脑、肾供血不足,诱发心梗或脑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