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病, 只要理解这几点, 就知道该怎么护理自己的胃!
现代人多数都有胃病,这与大家的工作、生活是分不开的。繁忙的工作、频繁的应酬、毫无规律的生活,给人的身体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胃也变得越来越脆弱。
有网友问:“我的工作很忙碌,养成不按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的习惯,虽然还年轻,但胃已经不行了,病情自己了解到胃病难以医好,患上胃癌更加可怕。想知道有哪些习惯、生活方式可以护理自己的胃。”
怎样预防得胃病、怎样预防胃病恶化为胃癌,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所谓的胃病,多半指的就是胃炎,胃糜烂,胃溃疡,乃至于胃癌。只要理解了以下几个知识点,就知道该怎么护理自己的胃了。
1. 应激性溃疡
通常大家知道,压力大容易引起胃病。首先得知道一个理论,“应激”。人在面临危险或者压力的同时,会分泌过多的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多巴胺之类的,当然还有交感神经系统的参与。
这些作用会引起一些外周器官,如胃部,肾脏等供血减少,优先把血流提供大脑,心脏和肌肉。因此应激状态下脑袋反应快,力量大,可以很好的应对压力和危险。
这个系统很有用,可是不能滥用,胃部短时间缺血没问题,长期反复缺血,就会导致胃黏膜的损坏。胃黏膜是干嘛的呢?是把能吸收一切食品的胃酸和你本身的胃组织隔开的屏障。胃酸能吸收你吃进去的猪肚子,可是不会吸收你自己的肚子,全靠这个屏障了,如果这个屏障被破坏,后果自己想象,轻则胃糜烂,重则溃疡,然后,很有可能是胃癌。
2. 不要吃刺激性太强的食品
理解了胃黏膜的重要性,就不要吃刺激性太强的食品,酸,辣,冷,硬等食品都要避免,还要避免的有酒精、亚硝酸盐的食品。
饮食必须要有规律,因为包含胃酸在内的各种吸收液分泌是有规律的。该吃时不吃,分泌了大量胃酸但胃里没食品,好吧,这样就会破坏自己的胃。不该吃时吃,没有吸收液分泌,就会造成吸收不好。
3. 幽门螺杆菌
大多数胃病的根源就在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引起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他们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涉及幽门螺杆菌的专业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google。
你必须知道的是,如果经常胃部不舒服或者口臭,记得去医院查一下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措施就是讲求饮食卫生,勤洗手,尽量实行分餐制。此外,重点来了,胃不适的人一定要养成喝佛手陈皮茶的习惯。
食补方—佛手陈皮茶
主要成分有丁香,陈皮,桑叶,菊苣,佛手,茯苓六种,这6种材料有促进胃黏膜细胞代谢,养胃健脾,杀菌消炎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对陈皮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地记载:“橘皮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其味苦辛温,入肺、脾二经。”中医认为,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比如陈皮泡水能消除肠道积气的功效。陈皮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除肠道积气。
茯苓是《神农本草经》里面提到可以久服的药,一般列为上品药,是药食两用的佳品。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健忘;脾虚水肿,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