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伤肝伤肾还致癌? 凉茶也不能喝了?
这几天,很多人认识了一个新的名词——马兜铃酸。
可能你听着这个名字耳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出现过。事实上,这肯定不是你第一次听说“马兜铃”这三个字,不信,你回忆一下~~
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中,孙悟空给朱紫国国王看病,悬丝诊脉之后,用的是锅底灰和半盏马尿。然后,国王的病就好了。
庆功宴的时候,猪八戒为了显示自己也有功劳,差点把马尿说出口。为了掩盖真相,孙悟空用“马兜铃”搪塞了国王的追问。
不但如此,国王还夸马兜铃用得好,因为其“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可见,马兜铃在我国自古以来认可度就比较高,起码在吴承恩老爷子那个年代,它就已经是一个“好药”的形象。
马兜铃酸让人“肝肾两虚”?
但就是这味药延伸出来的成分——马兜铃酸,令大家最近对中药产生了颠覆性的怀疑:
据权威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报道,马兜铃酸可致肝癌。而早在1993年,马兜铃酸就已经证实可致肾癌,导致肾病的剂量只需130毫克。
有人说,祸害完肾脏又祸害肝脏,看上去,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良药”。
不仅如此,有网友已经把可能含马兜铃酸成分中草药列了出来,大致如下:
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等。
而中成药名单则是如下:
喘息灵胶囊,肺安片,复方蛇胆川贝散,鸡鸣丸,鸡苏丸,七十味松石丸,十三味疏肝胶囊,胃福颗粒,消咳平喘口服液,新碧桃片,香藤胶囊,杜仲壮骨胶囊,杜仲壮骨丸,风湿宁药酒,复方风湿药酒,复方拳参片,祛风除湿药酒,少林正骨精,伤湿镇痛膏,神农药酒,金朱止泻片,保胃胶囊,复方胃痛胶囊,九龙解毒胶囊,三蛇药酒,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当归四逆汤,导赤丸,甘露消毒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橘核丸,止咳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川节茶调丸,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合剂,猴枣散。
这些中成药大多是感冒药、止咳药和除湿镇痛药酒,尤其是中间有几款药物是针对孩子的,看到这些日常用药的名单,难免让家长气愤——这分明是在给孩子喝毒啊!!!
除了上面提及的日常用药,生活里,还有哪些常见的食物中含有马兜铃酸呢?
鱼腥草也不能吃了?
令人意外的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鱼腥草也被牵连,原因是鱼腥草虽然不直接含马兜铃酸,但是含有马兜铃内酰胺,后者诱发肾脏损伤与马兜铃酸类似,因此,本应该起到杀菌抗炎作用的良药也成了毒药。
对于这种说法,有农业部专家曾表示,质疑“鱼腥草具有肾毒性”有一定数据支持,但是直接认定“鱼腥草致癌”的逻辑推论不够严谨。不但如此,据说鱼腥草早就被纳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而《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和《中国药典》第一部(2015年版)也都将鱼腥草归入药食两用的名单。
一边是有民间习惯和官方背书,一边是新闻报道说的现代研究,对于大众来说,到底该怎么办?还有些好奇的亲想问:鱼腥草真的就不能吃了吗?,“炮制降低毒性、配伍降低毒性”,这样的说法到底是否有道理?
这么说吧,如果只是日常食用,在华佗保宝看来,选择并不难——又不是非吃不可的东西,犯不着冒险吧!即使是治病需要,华佗保宝也会建议,不要自己随便去买中成药或者中药材,即使不在“马兜铃酸名录”里,也应该听医生建议。
万一发现医生开出的药方里有上述中药材或者中成药,可以要求医生更换其他药物,或者换一家医院看病,毕竟很多疾病的医疗解决方案不止一种,医院更是不止一家。
感冒时喝凉茶会肾衰竭?
华佗保宝从科班出身的的中药学专家处了解到,几百种中药药材里,有毒、有小毒、有大毒的,估计有上百种,这里说的毒,就是副作用。
甚至是大补的人参,都会有非常明确的禁忌症,千万不要因为它好它补,就随便吃。药物都是取其偏性,治疗人体之偏性。因此,一定不要随便吃。
比之马兜铃酸,发烧感冒喝草药凉茶可能是更深藏的危机。
在台湾,据说政府不允许糖尿病、老人等人群服用草药。因为特殊人群服草药后更容易出现肾损伤或其他副作用。
在大陆尤其是相对“热气”的广东地区,老年人常给孩子含有草药的凉茶,很容易导致肾毒性。特别是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体内可能处于缺水的状态,肾脏对毒物更为敏感,一喝就中招。有医生曾接诊过一名患者,因为感冒而喝了一瓶凉茶,结果发生急性肾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这些药还能吃吗?
来自新加坡和台湾学者的研究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通过对东亚地区、北美和欧洲的肝癌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寻找肝癌与AA相关的基因突变特征联系。
结果发现:
中国台湾98个肝癌标本中有78%显示AA相关的突变特征
中国大陆89个肝癌标本中有47%显示AA相关的突变特征
韩国231个中有13%
越南26个中有19%
其它东南亚国家9个中有56%。
与亚洲相比
在北美209个肝癌标本中只有4.8%显示AA相关的突变特征
欧洲230个样本中只有1.7%。
由此,研究者得出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整个亚洲的肝癌发生有广泛相关的结论。
其实,国际上早已普遍全面禁止含马兜铃酸药物,2012年马兜铃酸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入Ⅰ类致癌物,(与槟榔同一级别的)。目前我国只禁用了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这三种被认为含马兜铃酸较高的药物,其余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则被列为处方药管理。
事实上,所有的中药,都可以看作是“处方药”。在正宗定义里,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配伍而成的因人而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某个植物的某一部分,也不仅仅是几个草药在一起的拼凑。
还是那句话,是药三分毒,切记不可乱吃。而相对有药理作用的植物,在不了解自身体质的情况下,华佗保宝还是建议大家不要盲目给自己“开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