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引体向上总也做不好?

2018-01-11 11:00:27 引体向上,不好,为什么

最常见的动作

最容易误入固有盲区

引体向上最为多见

聪明的避免这7大错误

上肢的经典动作——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所有人都做过,而且从上中学就开始。没有哪个自体重动作能这么的著名和普及,简单的向上拉起身体,涉及到肘关节、肩关节和肩胛骨的运动,要想合理正确的执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下面我们要一一纠正有关引体向上的7个愚蠢错误:

1. 做不了就放弃

NO!坚决不要放弃!

很多人因为自己不能进行一个全程的引体向上动作,就放弃了引体向上,转而进行高位下拉等动作。

改善:即使一个也做不了,也要做!可以借助引体向上器械、弹力带引体向上、训练伙伴帮助,再或者跳上做退让引体向上动作。

总之引体向上动作必须要解锁。这是一个任何动作都不能完全替代的动作。

2. 没有充分下降

严重忽略引体向上在最低点时,背部的充分拉伸和舒展,手部和肩关节没有伸直就将身体拉起。

下降过程过快,没有退让控制,显著减少训练效果。

改善:任何动作的退让部分都非常的重要,引体向上也同样,慢速控制下降过程,并且尽量最大的降低身体。

拉伸背阔肌和背部肌肉,双臂伸直,双肩上送,这对于肌肉的刺激非常有好处,即使这样做可能会少做几次,但也要坚持如此。

3.过多利用惯性

通过身体晃动或者双腿的摆动来借力完成动作。

改善:暂不论CrossFit的训练方法,如果目的是最大化刺激背部肌肉,为了刺激肌肉身体不要晃动,平稳的直上直下。

借助惯性进行动作,通常只出现在退让练习时:通过惯性将身体上拉后,在背部肌肉控制下,尽量慢速的下降身体。

4.肱二头肌参与过多

肱二头肌、小臂和肩部参与动作过多,显然会影响背部的训练效果。

改善:将动作分呈两步,先收缩中下背肌群进行肩胛骨引体向上,再收缩背阔肌将身体完全拉起,随着两个步骤的熟练,最终变为一气呵成的引体向上动作。

另外进行引体向上动作时,可以将头部和身体微微向后倾斜,这也有利于减少手臂的发力。

5.不恰当握距

有一种误区,认为握距越宽,越锻炼背部宽度,握距越窄,越锻炼背部厚度,这有待商榷。

或许过宽的握距会减少动作的行程,也会影响身体发力的效率,从而降低背部肌肉的负载和动作执行的效率。

过宽的握距让肘部过于外展,对于肩部的负担加重。

改善:双手的握距从与肩同宽到两倍肩宽范围内变化较为恰当,避免过宽。

6.缺乏对下肢的控制

全身上下松散,只是单纯的双手握住横杆,身体垂于下方,这样会降低身体的能量利用效率。

改善:双手全握住横杆,身体从臀部、肱四头肌、小腿和腹部等各个部位都尽量收紧。

肢体行程一个固定的整体后,再进行引体向上动作,刚开始会不适应,但适应后会感觉轻松很多。

7.形式单一

只进行宽握距正握引体向上动作,几乎不进行其他形式的引体向上。

改善:宽握距正握、窄握距正握、反握引体向上、对握V型手柄引体向上甚至双力臂,搭配使用各种变式可以更均衡的刺激背部。

而且这些动作之间可以互相促进,提高上肢整体实力。例如反握引体向上对背阔肌拉伸效果更好,之前有专文介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