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文山三七暗藏多种“猫腻” 真假三七难分辨
市民高女士反映:“听说常吃三七对身体好,,就去买了一公斤,现场磨了粉。可回家仔细一看,三七粉的粉质特别粗糙,像沙子一样,而且喝起来也没有苦中回甘的感觉,只有木屑似的味道。我怀疑自己买的是假三七粉。”
三七作为中药材,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把它叫作“金不换”“南国神草”,近几年由于其极高的养生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市场上三七都称“文山三七”
云南文山州因为土壤、气候、温度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直被誉为三七种植的最优环境。三七的生长环节较多,从选地、整地、除草、培土、淋水、排水、调光、调湿、追肥到防治病虫害等,需要一系列较为复杂的管理过程。多方数据显示,三七的价格,依据品级的不同,每斤的价格在一百元到数百元不等。仅以辽宁省各大区域的三七销售店为例,同等品级的三七价格也相差悬殊。
但是记者在走访沈城的三七药材市场时发现,各种三七鱼龙混杂现象严重,所有销售三七的商户,都声称他们的三七是“文山”三七。
以次充好,真假难辨
业内人士王先生介绍,很多商家听说三七个头越大越好,于是不法分子用多个小三七和疙瘩三七粘连成大个头的三七,以骗取、蒙蔽消费者。
还有的商家拿着与三七名称和长相相似的植物去冒充三七,比如“土三七”“水三七”“藤三七”等。然而这些“三七”是不能乱吃的,有一定的毒性,特别是土三七吃后会导致脏器的损坏。更多的商家是以次充好,对“坏三七”和“病三七”等进行抛光和打蜡处理,这类三七一般质轻,断面色白或暗黑,而好的三七断面为黄绿色。
也有的商家把从地里挖出来的带有泥巴的三七用滑石粉在机器里互搓,省去了清洗的成本和时间,这种三七的表层已经被破坏,会对人体健康不利。
王先生表示,好三七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即“狮子头、铜皮、铁骨、菊花心”。“狮子头”是指主根顶端的瘤状突起物;“铜皮”是指其灰黄色的外皮;“铁骨”是指其质地坚硬极难折断;而“菊花心”是形容其断面的放射状纹理。
三七打粉,偷梁换柱
业内人士李先生也为我们介绍起三七的“猫腻”。“三七是传统的名贵滋补养生品,普通三七通常是打粉后食用,而三七粉的内幕也令人发指。正常的三七打粉后是黄绿色,而有些不法生产者会把粮食类的粉末与劣等三七粉混合在一起,一是为了增重获利,二是为了以次充好。”
另外,有一些展销会上,很多商家通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少商贩在柜台下打粉时,偷梁换柱,用不明粉末代替三七粉,这些不明粉末经检验不含任何三七成分,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而售后也根本找不到人。关于三七市场乱象,本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