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一遇寒冷就易崩溃发生心梗, 做到“4多1少”就能轻松避开
寒冷的冬天很难过,尤其是对于患有心脑血疾病的中老年来说更难过。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寒冷的刺激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心脏负荷加大很容易引起冠脉痉挛,进而诱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那怎么才能避开这些风险因素的影响,让心脑血光患者安全过冬呢?关键要做到“3多1少”,尽全力做到了,就能完美避开心梗的发生。
1、多吃点血管“清道夫”
心梗的发生,跟血管堵塞是离不开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能疏通血管、保持血管弹性的食物,常见的如山楂、燕麦、大蒜、芦笋、洋葱、姬松茸等。尤其是姬松茸、芦笋这2种食物,其药用价值已经得到临床验证,它们所含的芦丁、活性多糖、核酸、天门冬酰胺等物质,可以清扫血管垃圾,防止血管堵塞硬化,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
不过单纯吃,需要长时间坚持。想要更快速、更全面发挥食物药用功效的,可以吃它们的发酵物,目前这类食物发酵制品很多,口碑好的如姬松 茸芦笋复合菌,利用先进的菌药科技与益生菌发酵工艺联合萃取,不仅大大提高有效物质含量,而且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具有更好的调理、通血管的作用。
2、多泡脚
泡脚是可以加快血液循环的,如果泡脚时加点生姜会更好。因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具体操作是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3、多喝水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补充水分是很重要的,如果人体水分不足,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的发生。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多喝水以稀释血液浓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多做血管操
如果不方便出门做运动,在家可以多做血管操,来达到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具体方法是:放松肩膀,手臂自然摆动,但腹部需用力挺着,脚尖垫起来,用跑步的方式,原地小跑步。一天3次,每次1分钟。
5、少生气
情绪激动会使冠状动脉痉挛,容易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或中断,诱发心梗的出现。所以要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和疲劳,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