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三国顶级谋士,与诸葛亮齐名,不幸惨死,墓地名字非常恐怖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242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自古以来,华夏儿孙都以宽容为本,讲究以德报怨,不过,有些过节是注定无法一笔勾消的,例如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而比这两件事,更令人难以接受的,便是挖人祖坟。可是,有一类人比较可恨,他们专门以挖人祖坟为生,而且从不忌讳什么,他们就是盗墓贼。例如,三国枭雄袁绍之墓,就多次被他们光顾。不过,同样是三国名人之墓,成都的一座陵墓,一千八百余年来,却一直没人敢盗,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座陵墓唤作血墓,是三国顶尖谋士庞统之墓,坐落在落凤坡之旁。据记载,当初庞统率众攻打雒城,不幸中箭身亡,刘备痛惜不已,亲自为他选择了这块可府北看南的风水宝地,并立了一块墓碑。这座陵墓至今保存完好,从未被盗墓贼光顾。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是因为名字恐怖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仅是一个恐怖的名字,就能够吓退盗墓贼,那么这一风气早该被大肆效仿了。
那么,庞统之墓没有被遭盗墓贼毒手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庞统的才能让人敬重吧?的确,庞统是一个颇有大才的人。他字士元,是荆州名士庞德公之侄,师承水镜先生司马徽。而且他第一次去见司马徽的时候,这个颇有知人之明的名士,与他相谈甚难,相见甚晚,从白天聊到了夜晚。并“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意思是说,他认为庞德是南郡的翘楚。后来庞德为官几任后,兜兜转转来到了刘备的麾下,并得到鲁肃和诸葛亮的举荐。不久之后便“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尔后,刘备率军入蜀,他也是随行之人,在与刘备讨论是否要取西川这一问题时,他劝刘备不要墨守成规,只顾与曹操较劲,要学会变通。在要取西川时,他则献上了阴取成都、设计杀刘璋大将、徐徐图之,这上中下三条计策。真正开战之后,他则通过自己的谋略,使刘备军一路势如破竹。如此看来,庞统的确是一代大才,也不怪乎他能有“凤雏”之称,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可是墓主生前的名声,并不能对盗墓贼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古往今来,陵墓被盗的帝王将相比比皆是。那么,血墓得以保存完好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此事的确与他的墓地名字有关,只不过盗墓贼不来光顾,并非是不敢,而是不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庞统的真身,被葬在了白马关后两公里的山中,而血墓仅是他的衣冠冢,其中埋葬的,是庞统中箭身亡时,身上那件沾满鲜血的衣物,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处墓地,才会被称为“血墓”。虽然这件衣物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可是于只想盗取珍宝,想要发财的盗墓贼而言,则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去动这一陵墓。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庞德生前智计超群,是三国的顶尖谋士之一,去世后陵墓名字恐怖,令人不敢涉足。可是一千八百余年过去了,血墓从来没有被盗,却与这些都没有关系。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