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理的肥宅变成人人爱的小狼狗!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
这几年每次回家跟老友相聚时大家都会惊叹我跟上学时候比变了那么多,问我怎 么做到的。我每次的回答基本上都是 " 管住嘴 迈开腿。" 其实我减肥的周期应该 说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了,真正喜欢健身的人都知道,其实健身没有什么捷径, 就是一个坚持。这次我把我这些年的减肥历程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大家还是 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到需要的朋友。
做了十几年的小胖子
不谦虚的说,我应该算是减肥比较成功的了。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有一次从广州回武汉在机场被安检拦住,看着我的证件说怀疑我不是本人的时候。我一边把自己的学生证、护照、港澳通行证拿出来给工作人员看,一边暗自窃喜。
为了把自己塞进牛仔裤
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父母的工作正处于上升期,没有太多时间照顾我的生活,经常在家里准备一些开袋即食的精加工零食。那时候没有健康饮食这个概念,只知道吃自己喜欢吃的就好了。有时候我放了学会自己去快餐店吃饱了再回家,那时候最常吃的应该就是炸鸡和汉堡。不知不觉,自己就吃成了一个小胖子。而小胖子这个标签就跟着我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十几年的青春时光。高中时因为长得很像历史课本里的一尊佛像,于是获得了 " 佛祖 " 这个外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在意自己的形象,想穿一些有个性又时髦的衣服。但一个严重的问题困扰着我,那就是我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腿塞进一条李维斯的牛仔裤。所以运动服成为了我唯一的选择。
我的巅峰时期是175cm 80kg。减肥这个想法不止一次的在我的脑子里出现过,但那时候年纪小,互联网也没有那么发达,周边没有什么渠道可以让我获得科学正确的减肥方式。所以只有控制自己的食量,只是觉得如果少吃一些,那一定就会瘦了。
那时候真的对身材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什么腹肌人鱼线更是想到没想过。只希望自己能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就好了。
减肥成功的转折点
2012 年的夏天,我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原本的计划是踏踏实实地疯玩一个暑假,结果接到高中专业老师的电话,说学校有个集训,希望我可以去做助教。我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是父母觉得上学时老师对我照顾有加,所以我不应该拒绝。
我答应了老师的邀请后才得知,这次集训为了防止有人举报,我们要跑到临市的一座大山中。(大概是那种定位都定不到的地方)
如果是游玩,在那种山清水秀的地方放空身心一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在一座山中农家大院里集训了 29 天。
毫不夸张的说这 29 天的饮食每天竟然都是一样的。周边没有超市也没有饭店,每天还要走大段的山路到处采风、写生。
在山里生活的那段日子让我见到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都没见过的那么多的虫子。
回家后我妈第一看到我就用了四个字 " 面黄肌瘦 " 来形容我的样子。我上秤一秤,竟然减掉将近 20 斤的肉。我高兴坏了,但此时的我依然还算是个胖子。我当天下午就跑去商场买了一条李维斯的牛仔裤,准备带去新学校穿。
我的两位健身教练和启蒙者
自此之后我看到了希望,但由于突然瘦下来,以前撑开的皮肤变得松弛,我想尝试着把自己改善到一个更好的状态,于是在大一的寒假,我回家办了健身卡。并且请了我的第一位私教 David, 他应该算是我健身这一块的启蒙者,从他那里我了解到了、减脂、增肌的概念。开学回到学校后他还给我制定了饮食计划和训练计划。但那时候玩心太重了,各种美食又诱惑不断再加上学校没有自己烹饪的条件,那些计划基本就荒废了。
2013 年 3 月号的 << 男士健康 >> 为彭于晏拍了一组照片风靡娱乐圈,那时候他为了电影 << 激战 >> 的拍摄把体脂练到只有 3%。
那样的身材应该是每一个男生都向往的,看着自己依旧是好几层的肚子,我又默默下定了决心,即使不能练到彭于晏这样,最起码也要把腹肌练出来。
大学的时候每个学期都有体测,即使我的体重已经跟高中相比减轻了不少,但体能依旧较差。1600m 的体测我跑下来已经筋疲力竭,我在终点累的插着腰直喘,觉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且依旧没有跃进及格线。
暑假回家后我又去了健身房,认识了我的第二位教练 Don. 他这个人跟 David 是完全不同的性格,David 会在我实在坚持不下来的时候哄着我做完,而 Don 却是吼着我做完。
在跑步机上,他站在一旁不停的给我加速度,我感觉自己的腿都要跑掉了,就快要被跑步机甩下来了。但他毫不理会,就站在旁边盯着,防止我把速度偷偷将下来。几轮冲刺后,我从跑步机上下来觉得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每天训练的衣服都是从上到下的湿透,湿到能拧出水来的那种。
但是两个月下来以后,我突然发现我已经可以在跑步机上跑 5km 了。
跟着 Don 训练完之后,我对运动开始有点上瘾了,几天不去健身就会变得焦虑,几天不出汗我就会特别难受。
在学期末的体测上,我轻松的跑进了小组前三。熟悉我的同学也表示十分惊讶。
后来我想到了 Don 跟我讲的,我的肌肉含量还是太低,要想要好看的身材,只做有氧是不行的。要多注重力量的训练。并且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健身应该是年为计算单位的。
于是体型已经算是达标的我开始了健身 2.0 计划,那就是开始增肌。
只要你想做,其实没什么可以阻挡
互联网发展日以迅猛,自媒体也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争相出现。健身资讯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了起来。
Keep 的问世让我觉得真正进入了全民健身的时代了。我应该算是比较早的一批 Keep 用户,当时里面多是一些无器械训练方式,它更系统的为你规划好了你的训练计划,包括次数、组数、休息时常。可以让没有条件去健身房的学生党们再寝室就可以训练。
学校旁边的健身房一夜之间跑了路。我只好转移战场,选择户外运动。
宿舍后面的环湖跑道是运动的绝佳场所,我坚持每周 3-5 次有氧,每次在四十分钟以上。
平衡工作与健身
2016 年毕业后,来到北京,在租房子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是周边健身房的情况。因为北京空气经常不好,室外健身的条件也不是很理想。
因为上班跟上学相比时间比较难以把控。刚工作的我还碰到过刚到健身房就被打电话叫回去工作的情况,所以原本制定了规律的健身计划最后也是被破坏到千疮百孔。
起初的我会因为这件事情烦躁,总觉得我的计划一旦被打破就一切都完了。但是后来我学会来灵活利用时间。每个月给自己制定一个训练大纲,然后根据工作具体情况灵活训练。
如果上班时间较晚可以把有氧训练放在早上,一场晨练后做好充分的营养补充就可以活力满满的开启一天的工作了。
我的健身 3.0 时代
在健身房新认识了一些朋友会互相分享自己的经验。
同时我又发现我现在的体重只有不到 130 斤,有点偏瘦了。
于是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别人的建议又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健身计划。
这次我重点从饮食下手,能自己做就尽量自己做。当然有时候突发的情况和避免不了的应酬会影响到我的饮食计划。但理智的想想工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也为我提供了各个方面的成长和我用来健身的资金。我只是一个健身爱好者而不是一个健美比赛选手,我需要的是通过健身把自己打造的更令自己满意而已。所以,时间的安排和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也是健身这件事教会我的重要的一课。
健身带给我的
健身所带给我的是由外而内的变化,我的精神面貌变得更好,内心更加的自信,也让我成为更加自律的一个人,因为每个健身的人都知道健身的成果来之不易。
在健身的过程中因为相互协助也结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他们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但都热爱健身,这也拓宽了我的视野和交际圈。
自己动手做吃的,可能开始的过程会枯燥,但每当自己把做好的健身餐用心的装盘后再上传到社交网络,其实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因基因带来的不可改变的东西,五官,身高,骨架大小,但运动是公平的,只要你做了,就会得到反馈,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自己,而这其实无关天赋。
thank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