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银喜获“中国考古奥斯卡” 再现古蜀千年风云

2018-04-13 03:57:03 沉银,江口,古蜀

“石龙对石虎,黄金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一首在彭山区江口镇流传数百年的童谣,是双江村村民几代人的童年记忆。多年以来,张献忠千船沉银的传说像一直盘亘在这座村落上空的迷梦,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葬身江底,有人锒铛入狱。

岷江边的热潮当然不甘限于这座小小村落,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项目,一大批国内考古专家聚集到这里考察。一时间,“石龙对石虎,黄金万万五”更像是一串破译张献忠宝藏的密码。

4月10日,有着“中国考古界奥斯卡”之称的2017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终评会结果在北京揭晓,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成功入选!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每年举行,迄今已有20余届。本届入围的26项考古发现,来自全国18个省和自治区。从年代分布来看,史前考古比例最高,有9项入围。明代考古遗址则只有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一项。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北距成都市约60公里,是本次评选唯一的一个水下考古项目。

2017年4月,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首期收官,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本次发掘出水文物主要包括属于张献忠大西政权的金封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和“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等。

文物出水现场

此外还有属于明代藩王府的金银封册、金银印章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铁刀、铁剑、铁矛和铁箭镞等兵器,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会历史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区场景

西王赏功金币

张献忠已死去近四百年,但他留下的宝藏,仍搅动着当代风云。“江口沉银”又何以捧获这尊奥斯卡?

考古项目领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刘志岩介绍,本次考古发掘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内水考古项目,发掘过程中创新工作理念,运用了大量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针对遗址处于岷江河道内的实际情况,通过围堰解决发掘平台,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经验借鉴。

此外,整个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重点区域安装延时摄影,搭建整个遗址的考古数据管理系统等,保证了考古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掘及时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来参与发掘工作,为以后的公众考古活动树立了典范,扩大了考古发掘在公众中的影响,让考古成果为公众所享。

终评评委、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透露,考古发掘的同时开展公众考古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并且发掘全程都有志愿者参与,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而通过公众考古拉近考古与公众的距离,也是此次评选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江口沉银的前世今生

说起江口沉银必言江口之战

《蜀碧》中对于江口之战的记录说:1646年三月,南明将领杨展盘踞川南,势力嚣张。引得各地的地方武装势力纷纷响应。在成都的张献忠打算率兵十余万,装金银数千艘,顺流东下,与杨展决战。杨展听说之后,便在彭山的江口这处,纵火大战,烧沉了大西的舟船。张献忠在江口一战,士卒辎重丧亡殆尽,逃回了成都。杨展便将所获得的金宝增强兵力,在川中地方势力中成为较强的一方。

下面的小注中还提到:至今居民时于江底获大鞘,其金银镌有各州邑名号。

江口沉银考古现场

如今,见到江口出水的金银珍宝,难免叫世人颇多联想。许多当年的猜测也因这些从各地搜刮过来的金银而坐实。像张献忠的这样暴戾贪财的性格,传说中他运输金银的方法,是将金银装在剖开的原木当中。从金银上镌刻的文字便能看出,掠财并非一处,而是一路抢夺,才有如此规模。除了金银,还有些颇为精美的珠宝首饰,想来也是劫掠富户的所得。

兵乱之后蜀地陷低潮

张献忠五次入川,每过一次,必有烧杀抢掠,四川的人口,便在这样反复的拉锯中,不断消陨。

《四川通志》中云:“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据当时记载,四川地区的虎窜严重。老虎不仅在山林中活动,不时还要入城。四川本无多少的人口,还常遭虎口。

如《蜀碧》中记:白昼(虎)入城市,遗民十家,日报为虎所害,有往数日而县之人俱食尽者。

欧阳直《蜀乱》中又载:蜀中升平时从无虎窜,自献贼起营后三四年间,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只同路,逾墙上屋,浮水登船。此皆古所未闻,闻亦不信。

湖广填四川再现今日蜀中繁华

及清楚政权平定之后,四川萧条残败,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的奏疏载“臣蒙简明,任此荒土”。天府之国沃野千里,陈书“荒土”,可见四川在战争中所遭重创。

位于成都太古里的湖广会馆

后张德地又书,“增赋无策……舍召集流移之外,别无裕国之方”。意为地方官税已收不起了,工作难以开展,现今之只能召集流民,或引流移民,从事生产,这样才能让四川之地重新走上正轨。

位于成都洛带的湖广会馆

谈起现在四川的人口构成,有句老话道湖广填四川。从四川各地留存的湖广会馆中可窥得一二。成都人说“土广东”,大概是那个时候的遗存。洛带仍有不少客家人,都是人口迁徙的结果。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82岁的雷前银老人早已烂熟于心,时过境迁,儿时的岷江传说如今已昭然于世。

浩瀚的成都平原上还有更多的考古之谜等待苏醒:古蜀国两千多年,传说中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蜀王在哪里?古蜀文明的起源来自何处?秦汉成都的城市遗址尚待探寻。

一如太阳神鸟图案源自三千多年的金沙,揭示着成都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