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湿疹多数原因是在于饮食, 尤其要警惕这三种食物!
生活中,我们的皮肤往往会接触到很多东西,而那些东西又往往不干净带有细菌或其他的杂质,所以很容易引发皮肤病,湿疹就是其中一种,人为什么会得湿疹呢,或许还有人不知道。
湿疹的外因:造成湿疹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等也可使湿疹加重,如搔抓、摩擦、湿热、干燥、日光、化妆品、皮毛、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湿疹。
湿疹的内因:多于患者的过敏素质有关,这些可随年龄、环境改变而改变,另外还可能因为忧虑、情绪激动、紧张、失眠、劳累等被诱发或使病情加重。而且内分泌失调,胃肠功能发生障碍,也对该病有影响。
湿疹是最常见的皮肤疾病,得了湿疹,瘙痒难耐,如不及时就医,就会形成溃烂,但是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患湿疹呢?
1、遗传原因:有家族过敏史, 父母及直系亲属。
2、心理原因:心理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
3、主观原因:有过敏体质, 如药物过敏、食物过敏、吸入物过敏等。
4、外界因素:长期在敏感刺激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群。
还有就是很多准妈妈准,容易患湿疹,患湿疹的准妈妈主要有:神经精神紧张的孕妇、有慢性感染病灶的孕妇、过敏体质的孕妇、有静脉曲张的孕妇。
以上就是湿疹的高发人群,你是不是了解了呢?你在不在其中呢?要是在其中,就要注意了,做好湿疹的预防工作了。
对于那些湿疹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改善体质是治愈疾病的关键。清除余毒,把体内的邪气一扫而光,改善自然生发的环境,这是治愈疾病的关键。
中医理论认为,湿疹的发病原因在体内,是热毒和湿邪被压抑到了一定程度的迸发。热毒和湿邪积于体内,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遇到一个契机,可能是环境因素也可能是情绪因素,就迸发出来,好像一个人憋了一肚子的火,迟早会发出来。
在临床上治疗湿疹,医师一般采取四个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善体质、治愈湿疹。
第一步是祛风止痒。首先要把患者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少受煎熬,中药里专门用甘草、防风来止痒。对湿疹的治疗,第一步的止痒、安神最重要。
第二步是凉血解毒,兼顾祛风止痒。要用水牛角、金银花、黄连来清热。因为肺胃湿热、肝火旺盛,想让气血在循环的过程中清净下来,就需要清热化湿。
第三步是清除余毒。这个阶段其实就是身体正义力量的复苏,此阶段皮疹有可能会发得更多,看上去像是病情有所反复,其实是身体机能正常运转起来了,它有能力把余下的邪热代谢、排泄出去。
第四步是巩固疗效。这个阶段是储备力量、稳定体质、釜底抽薪、防止复发。病治好了以后,还要有一段时间忌口,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讲“大病去其六七即止”,意思是当药物将身体的正气培育妥当,就可以依靠正气恢复,而不再需要药物辅助。这个时候,体质虽然通过药物得到很大的扭转,正气开始发挥作用,但再吃一些辣的、助湿热的东西,不注意稳定情绪,这种负面的力量就会影响正气的发挥,疾病可能还会死灰复燃。
除了治疗,在生活中饮食也要非常注意,很多时候湿疹是由于饮食不当而引发的,以下三种食物千万不要碰!
1、忌致敏食物
如果在饮食方面发现有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牛肉、羊肉、鸡、鸭、鹅、花粉等引起,应彻底禁忌这些食物,以免引起变态反应,导致宝宝湿疹复发或加重病情。
2、忌辛辣刺激食物
不要吃葱、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耗阴助阳,对湿疹是一种刺激,应该避免食用。
3、忌发湿、动血、动气食物
中医认为对皮肤湿疹的人来说,应该要忌吃发湿的食物,如竹笋、芋头、牛肉、葱、姜、梨、蒜、韭菜等;动血的食物,如慈菇、胡椒等;动气的食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
湿疹的治疗一般根据病情,口服药以抗过敏为主,辅之外用药。湿疹与过敏有密切关系,因此找到过敏源是治疗湿疹的关键。患者可以在医院做敏源检测,也可以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积极寻找可能引起发病或加重病情的原因,并注意避开这些因素。
因为湿疹这一疾病容易复发,所以常导致很多患者多次治疗后失去了信心,转而寻求诸如用薏米水、花椒水等一些民间偏方。对此,皮肤科专家表示,偏方治疗存在个体差异,刺激性大的偏方请勿尝试,因为湿疹最怕刺激。
例如花椒水,虽然花椒有驱风、止痒的作用,但也有一定刺激性,当急性、亚急性期的湿疹用花椒水浸泡,会因刺激使得局部炎症加重。
湿疹不仅要及时治疗更要“养”
湿疹即使再痒,也最好不要去抓它,也可以想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分散注意力,或者用凉水冷敷,注意千万不要用热水烫或进行热敷,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希望大家冬季都过得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