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完孩子就瘦不下来? 其实TA才是元凶

2018-01-03 05:01:08 元凶,下来,生完

最近,在朋友圈里有位新手妈妈刚去做了产后42天检查,很是郁闷的问我:

产后腹直肌分离是个什么鬼?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宝妈妈也留言说:自己生完孩子已经大半年了,可肚皮不但松弛还鼓鼓囊囊的,看上去像是怀孕四五个月似的。其实自己的体重已经降下来了,可这肚子始终骄傲的挺立着……

有人告诉她讲可能是腹直肌分离的原因导致,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彻底恢复呢?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腹直肌:

人体腹部的那8块腹肌就叫腹直肌,中间由一个叫腹白线的组织相连。腹白线就是两排腹直肌中间的空隙,正常情况下在1-2指宽度这样。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产后腹直肌分离:

怀孕期间,因为孕妈妈肚子在不断变大,腹直肌之间的间隙就会随之被撑大,腹白线也就这么被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分娩后这个间隙依然存在。

通常情况下,这个被撑大的空隙会在产后4-8周后逐渐恢复正常。

但调查研究表明,大约30%的孕妇在产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特别是多胞胎或者巨婴)。也就是说,分离开的腹直肌无法恢复正常了;肚子一直保持肥肥的状态。

除此之外,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很多女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甚至连起床都变得十分困难。还有可能出现的最差结果:腹直肌被膨胀的子宫胀松,甚至部分肌纤维断裂,导致产后腹肌松弛,收缩无力,腹压减弱,以至于妈妈在产后出现脐疝,即小肠从肚脐眼里突出来。最终只能手术解决。

典型的产后腹直肌分离很容易诊断,妈妈产后持续腹壁松弛不能恢复即应当警惕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存在。可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和CT检查即可确诊。

还有一种很简单的自查方法——

1、平躺在床上,把膝盖弯曲,放松腹部:

2、两只手一只放在头后,另一只放在下腹正中间(肚脐位置)。

3、缓缓抬起自己的头部,然后一点点地抬起自己的上身,在肚脐上下5cm的距离让手指感觉腹肌间距离。

4、如果感觉自己的手指陷入腹肌中,插入的手指超过2指,那么说明有腹肌分离的情况。

如何让分离腹直肌尽快恢复原形?

1、产后要佩戴合适腹带;

2、最无效的运动:

做仰卧起坐、平板撑等,这类动作强化腹直肌,反而不利于分离恢复;

3、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双手贴紧在腹直肌两侧,以45度角向肚脐中间挤压。最好是配合呼吸来做,吸气时,手稍微松一点点,呼吸时,进行挤压。每天坚持在腹直肌分离区域向中间挤压300次。

4、不得已的选择:

如果腹直肌分离宽度超过3指,产后1~2年仍不能缩小恢复;就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是将腹白线变窄、使分离的腹直肌重新靠拢。

女性在怀孕时,为了适应分娩的需要,体内会分泌可以让韧带松弛的荷尔蒙,使骨盆及一些相关的关节变得松驰,这样分娩的时候BB就能顺利出生了。

骨盆松弛导致身材走样其实还不要紧,月子里尽早使用骨盆带、收腹带,最少能使变宽的骨盆缩回2-3厘米。但事实上,骨盆松弛后最大的危害却是——产 后 腰 痛

妇女妊娠、分娩及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黄体酮分泌增加,使得包括骶髂关节周围韧带在内的骨盆韧带松弛,关节间隙增大,活动范围也增大,导致产后出现包括子宫增大,宫内积血,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增宽,以及骶髂关节积气等一系列的骨盆改变。

但这些还都是正常的生理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好转。真正导致产后腰痛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则是:骶髂关节紊乱,以及耻骨联合的过度分离

骶髂关节位于骨盆后侧,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相对而构成。关节囊紧张,并有坚强的韧带进一步加强其稳固性,运动范围极小,主要是支持体重和缓冲从下肢或骨盆传来的冲击和震动。

在妊娠期及产后早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骨盆韧带松弛,很容易在某些不适体位下发生扭转、牵拉、挫碰等伤害,使得骶髂关节面发生微小移动,以致局部出现粘连、充血、水肿等无菌性病理改变,又因骶髂关节面极不平整,很难主动复位和对位,进而出现迁延日久的腰骶部疼痛。

对于这种产后腰痛,妇产科事实上并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手段,只能在月子期间静卧并辅以骨盆带捆扎等护理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时就需要使用中医正骨的方法去解决了。

对于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腰痛,首先要早发现早治疗,把紊乱、错缝的关节回到生理位置,不刺激到周围组织,自然疼痛就解决了。

可通过各种观察明确病变部位包括:“歪臀跛行”步态观察;双下肢长短腿、阴阳脚情况;双侧的髂后上棘水平;双侧臀肌紧张度;以及“4”字试验、跟臀试验等检查明确。

很多患者受困于此多时,而没有获得合适的治疗,这可能是由于骶髂关节是一个微动关节,关节活动度小,当发生骨错缝时,手法矫正也变得十分困难,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骶骨和髂骨关节面的微小移位

浙江省中山医院推拿科国家级名老中医范炳华教授针对这种情况,自创了一套松解骶髂关节为主的手法---蛙式四步扳法,以“筋柔骨正”理念为指导,调整骶髂关节的病变,对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腰痛有着明确的治疗作用。

蛙式四步手法整复骶髂关节

1.自体牵引势

2.屈膝屈髋势

3.屈膝屈髋外展势

4.外展后伸扳势

产后腰痛自检自查小窍门

如果腰痛具有以下特点:

1.怀孕的中后期开始出现;

2.直到宝宝出生,反反复复的腰酸、腰痛始终得不到缓解;

3.尝试各种膏药、热疗、针灸,效果都不明显。

而且,如果自己仔细点一点最痛的地方,多数点到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腰部,可能会点到屁股上,而其中最常见的是点到骶髂关节的上角处,就要引起注意了。

这里给妈妈们介绍一个自查自检的小方法:躺在床上,翘起二郎腿,正常情况下,屈曲的膝关节能够很轻易的碰到床面。如果你放不下去,膝关节不能碰到床面,或者向下碰床面的过程中臀部明显地感到牵掣、刺痛,那么就可以考虑去医院看看你的屁股了。

女人本如花般娇艳柔弱,

但“为母则刚”。

当女人成为妈妈,

本身就会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

生完孩子后,

身体还会或多或少留下“后遗症”,

因此,

请妈妈们

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

每天爱宝宝多一点,

每天爱自己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