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不到这“四点”, 孩子大多胆小不自信

2018-01-05 13:36:01 胆小,四点,大多

当下很多孩子都会出现胆小、怯场、不爱说话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现,那怎么让孩子变得自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一:父母无条件的爱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调皮、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这是无条件的爱。我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父母如果长时间的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孩子长此以往会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二:尊重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当务之急不是让孩子学认多少字,背多少诗,做多少道题,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感觉,给孩子培养出一份自信心来。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就要尊重他。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尊重:父母进入子女房间要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其他隐私…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

一个不被尊重的孩子不仅没有自信,他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因为没有人给他示范过。

三:赞赏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他经常被表扬,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什么都做不好,他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还要告诉他,不与他人长处比较而自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也许你数学学不好,但是你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他语文不行,但是他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他不善表达,但是他体育好。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的长项得以发挥,从而确立他的自信,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所以,家长在生活中一定要给孩子多一些赞赏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当孩子进步时,给予夸奖和赞美,当孩子沮丧做错事时,不要谩骂或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做法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

四:信任

做父母的常常会有意无意的说出不信任孩子的话语。举些例子:孩子说太热了,不想穿外套,我们会斥责孩子:热什么热?妈妈一点都不热。“如果孩子抱怨功课难,我们会说:“怎么别人会做就你不会?你肯定是上课没有好好听讲。”等等。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经常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一点点地扼杀掉了。

所以,作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如果孩子说热,那么摸摸孩子的手是不是很热。可以替他拿着外套,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穿上。他觉得课程太难,和他一起分析难在什么地方,找到症结,帮孩子解开。他想尝试任何事情,都给他机会让他去试,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一个人内在的真正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自信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父母导致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真的很大,天下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带孩子的父母。最后,说一些题外话就是希望所有的父母周末能放下手中的手机,多去陪陪孩子,多去关注孩子,陪伴他们一起快乐、自信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