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话多被移出群聊, 奥斯卡欠家长群里的戏精一座小金人| 沸话
家长群又一次“加戏”成功。微博热搜榜上,一水儿的明星八卦、闲杂琐事之外,“询问书本费 被老师移出群”一栏格外惹眼。
家长群里发生了什么?
媒体报道还原了事件经过。一学生回家后告知父母需要交123元书费,家长大约怀疑又是孩子的“套路”,便“随手”在家长群里问了一句。老师挺客气地给出了解释,“交的钱是开学就定来的辅导用书。”
根据群聊截图,这位家长还不太理解学校和书店挂钩的行为,老师依然十分耐心地给出解答,“这个钱”是书店自己收的,老师不经手,所以一时忽略通知家长了。”
如果聊天到此结束,那真是可以说得上是老师和家长日常交流的温馨一幕。只不过,这时候,家长群里的其他家长开始“加戏”了。
看到这里,真的心疼问问题的家长,好像“问问题”是自己很不懂事了。到这还不算完,一直耐心解答问题的老师突然也“戏瘾”发作,家长发现自己被老师移出群聊了。
真的是一出大戏。主角是“问问题家长”和“老师”,“其他家长”作为配角渐次登场,“移出群聊”直接掀开了小高潮。至此,吃瓜群众纷纷开始为戏中的三个角色站台。
此前,也发生过诸多家长因质疑老师被踢出群聊的案例。一位家长在一篇名为“我今天被踢出微信家长群,过程令我很气愤,该怎么办?”的帖子中说,因为自己在家长群里质疑老师收礼、不公正地将身材矮小的儿子常年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而被班主任“踢”出家长群。无独有偶,今年9月,浙江宁波一名家长因为反对由学生家长承担班级的装修费用,也被群主“踢出”家长群。
马屁群?炫富群?
如果留意一下过往新闻,可以发现,家长群已经变成戏精集散地。
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权力等级明显,家长人多势众却相对弱势,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孩子多获得老师“怜惜”,于是对老师或“毕恭毕敬”或“闭嘴为上”。所以在家长群里最常见的戏码是“拍马屁”。
今天我们只欣赏一篇某幼儿园新生家长群里的抒情作文。
除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权力关系,群里还有家长之间的“勾心斗角”,不能diss老师,还不能diss家长么?所以,家长群第二个别称可以叫“炫耀显摆群”。
曾经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莫过于上海一所小学某班级家委会竞选,家长们为了“上位”使出浑身解数,在微信群里纷纷爆出自己名校、海归、高管的履历。
让家长群变回本来模样
家长们为了孩子甘做“戏精”,顺带着是把一个本应承担信息发布功能的家长群变成了炫耀、表演的舞台。
实际上,这些大戏中,除了个别强势霸道的老师外,家长和老师双方都很疲惫。老师每天要看“老师费心了”、“老师辛苦了”盖楼、排队,类表达过多,其实毫无“营养”,不仅让其他家长感到压力,更容易错过重要通知信息。家长也无时无刻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影响孩子在老师心中印象。
新技术拉近了距离,便捷了通信,我们本应因此获益,减少沟通成本,但现在却成了交流的负累。所以老师家长们莫不如一起停下表演,让家长群回归它的本来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