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网评]拿什么保证孩子们的睡眠时间?
核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哪怕明知道让孩子学这学那很累,孩子辛苦家长也不轻松,但别人家的孩子都这样,自家的孩子又怎能落后?
近期,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其中再次明确“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记者在多所学校以及家长群中调查了解,小学低年级段睡眠时间尚好,但很早就开始各种兴趣班的学生也难保证;而小学高年级段以及初中生能达到教育部要求睡眠时间的极少。
事实上,“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只是再次重申而已。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但现实却远不尽如人意。在全国8个城市进行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显示,我国学龄儿童睡眠不足(少于9小时)的比例为38.0%,城市儿童睡眠问题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儿童,城市儿童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者所占比例更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曾发布调查数据:“2005年—2015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
是什么“劫”走了孩子的睡眠时间?正如家长们的总结,诸如辅导班多、作业多、做事磨蹭、家长的焦虑等都是原因,而归纳起来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业压力,小升初也好,高考也罢,不仅关乎孩子们的前途命运,而且由于教育被房地产所绑架,又与户籍等因素息息相关,不得不让孩子和家长为之付出更多。
一个则是社会大环境使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大步向前的社会,犹如上了发条的齿轮,一旦启动就再也停不下来,而渺小的个人,只能被裹挟着前行。具体到教育领域,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哪怕明知道让孩子学这学那很累,孩子辛苦家长也不轻松,但别人家的孩子都这样,自家的孩子又怎能落后?
拿什么保证孩子们的睡眠时间?起码今天看来仍是一个无解的答案。正如此前当地教育部门纷纷出台规定,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甚至量化至“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以内。”但孩子们会因此而学得轻松吗?会有更多得时间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玩耍吗?不容乐观。
或许,此次重申,最大的意义是让大人们,重新思考这个众所周知而又无可奈何的问题:孩子们的睡眠时间为何无法保证?然后尝试着去努力纾解,哪怕只有点滴进步,亦是值得称道。毕竟,拔苗助长的危害显而易见,孩子睡得好,身心才会发育得好,同时才会学得好。
春城网评评论员 刘孙恒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