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样做把三个孩子都送进了斯坦福的大门

2018-01-03 14:25:15 斯坦福,大门,三个

“斯坦福妈妈”陈美龄

早年在国内跻身一线的歌手陈美龄可能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她嫁入日本后,将生活重心转向自我学习和育儿,并成功将3个儿子送进斯坦福。因此很多人都喜欢称她为“斯坦福妈妈”。

很多人都羡慕她的成功教育,殊不知,这位“明星妈妈”也曾遇到和我们一样的问题:孩子在学校不好好读书怎么办?在不打骂孩子的基础上,怎么教育开始说谎的小孩?等等。

由于自身家庭的原因,陈美龄很早就意识到: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教育。因此陈美龄曾在心里发过誓,有自己的孩子后,一定要赌上一生,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因此,她也对如何教育孩子做了很多的研究。

其实,陈美龄的教育在我们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她更好的将之付诸实践。

下面我们来看下她带给我们的10条家庭教育经验:

1、 不要和别人家孩子比较

陈美龄认为如果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很多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信心,不敢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潜力。因此,不要经常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树立孩子的自我肯定力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由于家长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孩子会产生耻辱感,比如,一个人看到身边的人都比他成功,他就会产生耻辱感;而当外界压力消失后,追求成功的动力也会随着耻辱感一起消失。

2、 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玩具只有一两个星期的热度,玩过了不喜欢了就会丢到一旁、不是永久的朋友。

但是可以通过增加家庭交流的方式来奖励孩子,既能增加孩子的兴趣、也能增进和家长的交流与情感。

3、 不要制定每天的时刻表

很多中国家长喜欢给孩子制定每天的时间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多长时间内要完成功课、做完功课才能玩等等。

但其实,功课也是玩、玩的时候也是一种学习,并且在玩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兴趣,进而去探索,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学得快,也不会觉得学习是件很枯燥无味的事情。

4、 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

家长给孩子报很多提高分数的课外班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学习就是为了分数。

而如果把这些教育基金存起来用于旅行等方面,既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及阅历,又能够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更有益处。

5、 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中国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太小,还没有独立做决定的能力,因此很多事件都代替孩子做选择。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等到孩子20岁、30岁时,他们面临的不再是学钢琴还是学吉他这样的选择,而是开创什么样的事业、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这样复杂而又影响深远的选择。

如果从孩子七八岁开始,家长就削弱和剥夺他们做决定的能力和权利,又怎么能奢望孩子成年之后,能在一夜之间学会分析利弊、取舍得宜呢?

6、 不要反对高中谈恋爱

恋爱其实能够带给我们被爱的感觉、也能教我们怎么去爱护别人。但是不反对高中恋爱不代表孩子可以任意更换男友(女友),作为家长要教导孩子一定要有责任感,不可以怀孕。

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7、 绝对禁止体罚,深度谈心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孩子在面对父母的打骂时“认错”很快,但是并不一定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深度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且帮助他们去矫正不正确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8、 不要对孩子撒谎

许多家长会用对孩子许愿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或者做某件事情,但是并不去还愿,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是在欺骗他们。

陈美龄认为如果小孩子不相信别人,认为所有人都在说谎,那么他的一生都是孤独的。

9、 不要因为工作忽略孩子,让孩子知道你对他无限的爱

永远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即使是短短的5分钟或者10分钟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10、 孩子人格发展,家长要承担全部责任

她认为,“教育”并不等同于“学习”。很多人想把孩子送进名校,也许只是父母的虚荣心作祟罢了。送进学校后就可以对孩子的成长不管不顾。但事实上,培养孩子独立人格,完全是家长的责任。

学校和老师只是重要的伙伴,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家长承担。有的孩子能够顺利融入学校生活,乐在其中;有的孩子却在学校被彻底击垮。

家长要非常清楚其中存在这样的风险,无论孩子被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有责任让他们相信自我并拓展自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