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60岁都能生我40岁生个孩子怎么了?

2018-01-03 15:18:52 能生,生个,别人

网上关于高龄产妇生育风险的文章真的是一搜一大把,随便找几篇下来看的人心惊胆战,胆小的妈妈直接就不考虑要孩子了。

生还是不生?怎么生?

关于高龄产妇的种种谣言和新闻,让很多准备要孩子的女人无形中增添了很大的压力

高龄产妇可能面临较大的健康风险,但是并不是一定有风险

科学早已证明,在现代医学条件下,所谓“高龄生产”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可怕,甚至可能好处多多。中国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在30岁左右,“高龄产妇增多导致死亡率上升”的说法会不会导致更多对年轻女性生育的绑架?这也是我们需要担忧和警惕的。

对于女性生孩子的极限年龄,不同的体质总有不同的概率,个体差异使这个难有标准答案。虽然看起来早生育可能令年轻女性比较容易适应生理上的变化,但从经济和心理方面等方面来说她们不必然比大龄母亲更有优势。

随着人们意识和观念的改变,在国内也逐渐出现了探讨高龄产妇生育的不同声音。其实,高龄不一定等于高危,并不是所有的高龄产妇都会遇到生育危险。只要产妇本身身体状况健康,无糖尿病、心脏病及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等,孕期做好相关检查,也能安全顺利地生下宝宝。媒体对于“高龄产妇”危害的渲染,无形中也将为孕妇和家属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过度的心理负担。

近年来,已有很多文献报告针对身体健康而无内科疾病的孕妇加以分析比较,发现高龄组与非高龄组之间,母体或新生儿的预后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得到的结论是高龄产妇不等于高危险妊娠。

其实晚生孩子对孩子也有好处

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提及:在2月刊登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来自英国三项不同的大型纵向研究的证据。这三项研究分别是在1958年、1970年和2000~2002年之间进行,各自都有大约1万名儿童参加。他们研究了母亲生孩子时的年龄,和孩子在10到11岁时所测得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前两项研究显示两者呈负相关;孕母年龄在35至39岁之间,孩子于十年后接受认知测试,分数较低;孕母年龄在25至29岁之间,孩子的分数较高。另一方面,在最近一项研究中,两者的关系出现了逆转,孕龄在35至39岁之间的母亲生下的孩子参加认知测试时的表现,大大好于较年轻的母亲生下的孩子。

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把母亲的社会经济特征纳入考量,可以解释这种逆转;在年岁较大时生孩子的女性,其自身的经济条件也有所不同。

而与之相呼应的,另一篇原载于《每日邮报》的文章中也提到: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那些40岁以后的女性生的婴儿有着更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许多女明星都是在40岁以后才开始准备生育,来自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以及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称,他们正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年长的女性的生育问题。研究人员们将那些40岁以上的女性生育的孩子和20多岁的女性生育的孩子做了多项对比。研究结果显示,40岁以上的女性生育的孩子体质更为健康。

数据表明,那些被年纪较大的女性生育出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意外受伤的几率减少了22%,同时三分之一的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不必去医院接受各种治疗。同时年长女性生育的子嗣的心理状态也更为健康。同时这些女性的孩子在三到四岁时的语言发展能力也表现得更好。

推迟生育给女人带来意外之喜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40岁以后再要孩子的女性人数在过去30年里增长了超过四倍。在1982年的时候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有6519名婴儿是由40岁以上的女性生育的,大约是那一年婴儿总数的1%。而2012年这个数字飙升到了29994,占婴儿总数的4.1%。

越来越多的女人选择推迟生育年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晚生给女人带来的好处令人意想不到。晚生育的女性相对于那些较早生育的女性来说,更不容易陷入贫困的境地,而更多的生活经验也能帮助女性更快地回归正常的生活节奏,同时,工作经验的积累也让晚生育的妈妈更有条件重返职场。

晚生或不生,女人说了算

说起推迟生育的理由,每个“大龄产妇”有着自己的原因,总体来说,主要是因为晚婚、经济考量、工作压力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带来的影响。

女性为了接受教育、追求职业上的成功,或者只是单纯地想去看看这个世界,而选择推迟生育或不生育,这在现代女性对生育有着充分决策权的前提下已经是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城市生活的经济压力,更是影响一个家庭生育协商决定的重要因素。另外不友善的职场环境、尚不够性别正义的产假规定,也在客观上推迟了女性的自主选择的生育年龄。

正如为女性生育权推动者玛格丽特?桑格所说:“女性必须有自由,选择她是否成为母亲和有几个孩子的根本自由。不管男人的态度如何,在问题成为他的之前,问题首先是她的,是她一个人的。每次生孩子的时候,是她一个人走向死亡的峡谷。所以男人或国家都不能强迫她经历这种苦难才是对的,所以是她的权利决定她是否忍受这种苦难。”

尽管,大龄生育仍然将带来一些生育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为了满足那些或许会经历更多生育挑战的“大龄产妇”的需求,庞大复杂的生育产业才会持续地发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生育子女是一项重大而又复杂的决定,涉及种种关系、社会经济因素、地理影响,以及大致可以被归结为生活的所有个人因素之和,因此在决策过程中,你往往无法简单自由地规划要在哪个年龄生孩子。

有一点很清楚,女性如果得到更多支持、拥有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无论是生产中的安全系数、母婴的健康程度,还是未来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都会更得到保障。

因此对媒体和舆论来说,相对于规定女性在什么年龄段生孩子最好,去倡导社会、家庭给予想要生育的女性更多支持,才是更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