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7岁前, 我给他列了一张“幸福清单”

2018-01-03 15:32:29 清单,一张,幸福

我时常在盆友圈看到爹妈朋友们感叹:现在的小朋友真幸福!

通常情况下发出这般感慨的,基本搭配了这些内容——

小朋友去迪士尼玩了一圈,和米老鼠拍照啦,看烟花啦;小朋友和爸妈去了澳大利亚旅游,抱了树袋熊啦,吃了澳龙啦;幼儿园搞儿童节活动,看了魔术师表演啦,扮演了爱莎公主蝙蝠侠超人啦……

和他们的爹妈,以及爹妈的爹妈比起来,现在的小朋友简直幸福到天上去了:他们不愁吃不愁穿,用的尽是好东西;他们比哪一代人都“见多识广”,伶牙俐齿个个都是“人精”;他们将来会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享受到更大的社会福利……

我儿子如今6岁,每次学校放学回家,碰到邻居朋友,总是关心地问他:“今天,你学会了多少字、会背几首诗、会算几道计算题?”

但很少有人会问他:“亲爱的,你今天过得开不开心?”

一个孩子的每一天,过得开心不开心,不应该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吗?

当然,物质与精神上的丰富,会更容易让人获得幸福,但它们彼此并非充要条件,能毫无阻碍地互相推导。很多伟大的成功者的一生绝不是幸福的,幸福是否是人生的目标和最高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

但是,我始终觉得,就一个普通人而言,对开心与幸福的认同与感受,比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富足更重要。

尤其在TA生命之初,如果没有确定的关于“温暖、安全与幸福”的感受与记忆,TA的将来哪怕无比成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仍然是令人遗憾的。

2

20世纪末,德国教育研究部进行了一项“7岁儿童认知世界”教育项目的研究。

研究者们走访了各种人群,涵盖不同的年龄、社会阶层以及教育背景。严谨的德国人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比较,得出了一个7岁的孩子应该具备的认知世界的经验清单。

在阅读了这一份包含着69条认知清单的报告之后,我给自己儿子列了一份“幸福清单”。

我希望,在他7岁之前,能肯定地去做到这份“幸福清单”中的30件事,拥有这份“幸福底色”,开启他未来的人生路。

1. 肯定地知道,自己是“被爱”的。被爸爸妈妈爱着,家人和朋友爱着。无论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爱我的人,不会抛弃我。

2. 肯定地感受过,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比如,同学们说过“那天你不在,我们就没有办法玩这个游戏了!”

3. 参加游戏或者比赛,开心地赢过,也难过地输过。但是,输了还会继续努力,因为相信努力过的话,输了也不会不甘心。

4. 能够原谅别人。可能是成年人一次不公正的惩罚,也可能是孩子间不经意的伤害。

5. 有一次小人生里“终生难忘”的经历。比如,不小心走失过,但最终找到了家人;比如,生了一次病,住院了,但家人一直陪伴在身边。

6. 男孩看到过爸爸刮胡子,想象着自己长大了可以刮胡子,长大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女孩看到妈妈涂口红烫头发,想象着自己长大了也能涂口红烫头发,长大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7. 和爸爸一起动手做过“手工”,完成过一件作品。比如,一起动手做一个书架;一起给小宠物搭一个“小房子”;一起完成一件复杂的乐高积木。

8. 和妈妈一起做过蛋糕或者面包。并且守候在烤箱旁,闻着香味,等待蛋糕面包香喷喷地出炉。

9. 认真学习游泳。哪怕会呛水,但最终体会到,身体能在水中获得自由的感觉。

10. 在海洋球池子里、充气垫子上、蹦床上尽情地嬉戏玩闹。怎么摔跤都不疼,还能跳得很高很高,感觉自己像一只小鸟一样飞起来了。

11. 期盼冬天下雪,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虽然下雪有点冷,但下雪实在是太让人兴奋了!

12. 离开所在的家,去远方旅行过。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自己的家庭,粗略地懂得“家乡”的意义,也会思念一些地方,可能一生只会去一次的地方。并且永远记住这些经历。

13. 离开爸爸妈妈,在朋友家过一次夜。同样能有安全感,能甜甜地进入梦乡。

14. 经常听爸爸妈妈读童话故事。家里有很多很多童话书,爸爸妈妈可以“一辈子”都读故事给我听。

15. 经常参观博物馆,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与历史和记忆紧紧相连。

16. 经常去动物园。观察动物们的形态和样子。觉得这个世界很神奇。